• 163阅读
  • 0回复

子昂故里有明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5
第12版(副刊)
专栏:

  子昂故里有明珠
李慎洛
三十年前杜仁明就熟悉了涪江,那时的江水喜怒无常。洪水季节,他常常和乡亲们一样,注视着江水滚滚而来又滔滔而去。早早地他的足迹就遍布江水两边,可他肩上背着的是药箱,他从父辈那里学会了中医。伴随他的是几根银针,几本医书,还有满怀的求知欲和助人为乐的热情。如今,他还是常常奔波于涪江两旁,而且走得更远,跋涉的江河更多,不过此时他早已不是医生,而是负责开发四川射洪县水电事业的指挥者。
他注定与江水相伴。如同当年行医一样,他指挥着明珠电力公司仍在为每一条河流号脉,为医治家乡的贫穷开药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还是一位“医生”。
身为陈子昂故乡人,射洪人一定会感到自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千年名句他们一代代吟诵着,感受着其中的悲凉和深沉,同时,子昂的阳刚之气,还激发出他们的豪气。对杜仁明来说,当他看到当年喜怒无常的江水被大坝锁住并变成电力时,他知道,今天的人们正创造着一种崭新的事业。
从螺丝池水库乘游轮沿江而上,山清水秀尽收眼底。这里不再会有洪水肆虐,而是成了川中一景,渐渐发挥出集发电、灌溉、泄洪、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效能。看得出来,修建水库的人们,对陈子昂故里情有独钟。水库建成之时,他们特地从水边修一条甬道到陈子昂的墓地,绿水环绕中,幽静的墓地便显得别有一番意味。
从修建水库的那天起,喜爱古典文学的杜仁明不止一次来到这里,不仅仅在于发思古之幽情,更在于从对历史的感慨中获得现实的动力。他和明珠电力公司就是从螺丝池水电站开始创业的。从螺丝池发电车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特别奖”,到成为全国优秀县水电网络,他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经济发展和地方荣誉,已经不再可能离开“水电”二字。而射洪县已由一个螺丝池水电站发展到今天的8座电站,更使川中这个历史故地,具有了充沛的活力,如同一颗明珠在散发着鲜亮的光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读到《人民日报》就射洪县扎扎实实发展经济而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时,其感受自然远比别人更为深切。那篇题为《开动脑筋多想办法》的评论中这样写道:“射洪县几届领导,不以个人得失为念,为子孙后代着想,敢想敢干,拦断涪江,历时数年,建成集发电、航运、防洪、灌溉和旅游于一体的螺丝池电航工程,为今日射洪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若没有一定的气魄和胆识,是很难上这样的工程的。这电站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它是记录射洪县领导功绩的一座丰碑。我们相信,射洪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杜仁明和他的同事们,知道应该珍惜这样的赞誉。面对家乡父老的殷切目光,他们更感到肩上的压力。经济发展,对于并不富裕的川中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于是,他们努力着;于是,他们不再满足于从前。这样,一个新的工业项目便出现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就是以明珠电力公司为主要投资方的锂盐厂。锂盐已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添加剂”之一,当许多人对锂盐还很陌生的时候,杜仁明已经做过系统了解,相信这一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对于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子昂故里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走在陈子昂故里,人们不仅在倾听着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声,也在注目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着的变化,强烈地感受着现实生活的涌动。生活是诗,创业者们都是诗人,在他们的眼中,夜间散落在山川河谷之间的灯光,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