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名牌“环宇”的凋落——石家庄电视机厂破产连续报道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6
第2版(经济)
专栏:

  名牌“环宇”的凋落
——石家庄电视机厂破产连续报道①
本报记者冉永平
“环宇”,中国最早的电视机生产厂家之一。
“环宇”,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名字。
然而,沉寂五六年后,环宇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却是作为全国电视机行业唯一的一起破产案主角出现的。
1996年1月10日新华社的一条消息告诉人们:从1970年就开始生产电视机,“在国内较有名气”的石家庄电视机厂,到1995年底已明亏1.48亿元,潜亏4915万元,负债2.96亿元。宣布破产后被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公司整体收购。
“‘环宇’怎么破产了?”“当初挺红火的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人们议论纷纷。环宇破产还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关注。1995年7月,环宇宣告破产不久,纽约的报纸就发了消息。此后在一次电子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英国记者又专门问了“中国知名企业‘环宇’为什么会破产?”这一问题。今年1月初,英国《泰晤士报》又电话寻问有关它破产的情况。
企业破产在中国虽不很普遍,但也绝非新鲜事。这宗破产之所以引起了国际国内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宇”的“名企效应”。
石家庄电视机厂早在中国百姓普遍没看上彩电的1974年就研制出了彩电,并送进了中南海。
1984年,“环宇”又较早地从日本引进了生产线,新的环宇电视机在之后的数年中,获得过几十种荣誉。如“全国彩电评比一等奖”、“国家银质奖”、“1985年全国十大名牌”等等,可谓名噪一时。
此外,“环宇”还最先“飘香”海外。1986年,“环宇”成为电子行业第一个进军欧洲市场的企业,不仅产品打入英、荷、比、德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还在英国建了英环公司,生产环宇电视。此举曾吸引2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参赞浩浩荡荡来厂参观……
1996年元月20日,记者来到已挂牌为“宝石集团电视机厂”的“环宇”,追寻破产的足迹。
办公楼门口“环宇目标世界水平”的大红标语虽然油漆已显出几分斑驳,但可想当年经营者的雄心壮志。
办公楼后面是今天看来仍不失气派的电视大楼。因是周六,整幢大楼寂静无声。陪同采访的同志不无感慨地说:“当年这里星期天也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话中含着几分无奈。
在宽敞明亮的车间,一排排具有80年代中期水平的生产线空落落地躺着,在工作台上能看到一些发黄的操作规程,几份去年的旧报纸。由于新厂将在2月1日恢复生产,职工已于16日返厂。因此停产一年的车间打扫得很干净,每块玻璃都仔细地擦过。面对眼前的空荡,想起当年的红火,作为局外人的记者也有一种铅块压心头的沉重,因此不难体会“环宇”职工的心情。
女工王丽君说:“去年7月宣布破产后,当时就有许多姐妹哭了。回家后只要一想到以后不能去上班了就哭,几天没出门。”
梁雨勤,一位当过团委书记、车间主任、办公室主任的女干部告诉记者:“当年作为‘环宇’职工真自豪。有一回,在贵州桐梓县的商场里,看到农民背着背篓步行几十里买我们的电视,40分钟就卖了六台,那兴奋劲儿就别提了。”说到激动时她情不自禁地朗诵起自己写的散文:“清晨,当我踏着歌声走进工厂大门……可如今却破产了,怎么让人受得了。不要说我,我女儿在学校,当老师说起‘环宇’破产时,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集中到她身上,她也难过地哭了……”
徐远新,58岁的原副厂长说:“在‘环宇’干了一辈子,眼看要退休却赶上了破产,谁心里是滋味。别说在外面,就是回家都抬不起头。而更难过的还是看到工人们领失业金,不得不去卖菜,去打工,去挨家挨户地给人装遥控器,修彩电。恨自己无能,恨自己对不起1700多名职工……”老徐说这话时眼圈红了。
种种原因,记者没有采访到曾经为“环宇”辉煌做出过巨大贡献,同时也与它走到破产地步分不开的,1993年卸任的原总经理郎宝祥,我想,看到“环宇”的破产,他可能与徐远新会有同感吧。
有过辉煌的“环宇”就更容易让人感受到悲剧气氛。当我走在空荡荡的电视大楼里,看到黑板上依稀可辨的字迹,看到落满灰尘的旧乒乓球台,特别是听到职工们发自内心的感受,甚至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贴近采访对象。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就是市场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生灭是正常现象,不管它昔日多么辉煌,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就难免落到这一步。
为“环宇”,难过也好,流泪也好,但这毕竟已是过去。“环宇”为什么会衰败,从中我们能得到些什么,这是更重要的。请看石家庄电视机厂破产连续报道之二:《环宇,破产原因何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