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阅读
  • 0回复

直面人生“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直面人生“关”
何光先
人生在世,难过名利之关。有的人为名反毁了名,有的人为利反被利所毁。凡是能闯过这个关而成功的人,都有其所悟,有其独到的自律之道。
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生前所写的世界上最短的只有几十字的自传,深刻地解剖了这一点。自传是这样写的:
“阿·诺贝尔呱呱坠地之时,小生命差点断送在仁慈的医生手中。
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
主要过失: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
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
真可谓含蓄深刻,言简意赅,点出了人生沉浮的真谛。这里需要稍作诠释。
根据有关资料,诺贝尔所说的“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实则指的是:不取不义之财。为了研究炸药,他屡遭失败,被烧得满面疮痍,有人劝他改行去做赚钱事,但他为了人类科学的进步,却靠艰苦奋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诺贝尔所说的“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其意是指:一个人不要为了名而接受阿谀奉承的人的吹捧;一个人有了成就出了名,也不能被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吹捧得昏昏然而误了事业。否则,就等于被人活活地埋葬。所以,他成名之后,仍埋头于科学事业。
另据报载:曾出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钱钟书老先生,一再拒绝中央电视台一个名牌节目——“东方之子”的记者拍摄他的专题片的要求,成为坚决拒绝电视采访的文化名人。
接受不接受采访,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实质在于为什么接受采访或不接受采访。钱钟书先生没有接受采访,无非也是为了“不要被人活埋”罢了。
在听过李润五事迹的报告和介绍之后,有人说:“这么好的一个领导干部,怎么过去被埋没了,大家都不知道。”这也正是人生沉浮之道:活着的时候事迹被埋没,死了后才不被埋没;如果生前就被“活埋”了,死后其事迹怕是没人再挖掘了。
诺贝尔也好,钱钟书也好,李润五也好,都是懂得怎样爱惜自己、尊重自己的人,也都是以事业为重的人。所以,他们有其独到的超越人生名利之关的自律之道。
如果大家都像他们这样,我们不知要少吵多少嘴架,少打多少笔墨官司,少生多少阴谋诡计,少坑害多少好人,也少关多少囚犯,少掉多少头颅!那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个世界,就安定多了,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就会更加前景灿烂。
在对待个人的名利上,共产党人是以最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最彻底的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与古今中外的任何仁人志士更有不同,其先进感人的事例,难以胜数。
适逢年关,对过去一年的收益要有所分配,对新一年的目标要有所计划,是为个人名利打算还是从国家利益着眼,正是对名利关的一次小小的考验。但愿每个朋友都能取得这次小胜,并积小胜为人生之大胜,一辈子“保持指甲干净”,也“不要被人活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