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拜子为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6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拜子为师
一句“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叫我时时不忘教儿子怎样做人、怎样负起做人的责任。但是,随着儿子一天天地长大,我不能不换一种眼光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评价自己的儿子。
学校号召学生向贫困山村的失学孩子献爱心。已读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向“希望工程”捐资二十元。我对他说:“爸爸、妈妈都在机关捐过了,你就捐五块钱表示一下算了。”儿子一听,大为不满,嚷道:“你平时总是说,做人就要人帮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可现在叫你拿二十块钱都舍不得。再说,二十块钱对咱们家来说算个啥?”儿子的一通“连珠炮”,轰得我一时竟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解囊。二十块钱为我买个“教训”:为人之父,身教重于言教,凡事要从自己做起。
我平常对楼道公用电灯的开关是很不关心的。有一天晚上十点多钟,我和儿子开完家长会回来,我在前面走,他随后。儿子每上一层楼就随手关一层楼的电灯,一直到我家住的六楼。我漫不经心地问一句:“你都关了干啥?”哪知,儿子的回答大出我意料之外:“你在家里不也是随手关掉不用的灯吗?公用电也不能浪费呀!”儿子言之有理,老子自愧不如。
两桩事看起来很小,但折射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记得韩愈的《师说》中有一句精辟的论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此,我不妨套用一下:“子不必不如父,父不必贤于子。”儿子亦可为我师也。
湖南吉首市刘柱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