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出书难易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6
第11版(书评)
专栏:习水杯文艺短论征文

  出书难易辨
吴子长
眼下出书难,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确实是有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和有实力的作家创作的严肃作品不能及时出版,或因为经费不足,或因为订数寥寥。但是,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岂不无书可看了。其实只要你到新华书店或到急剧增加起来的小书摊上转一圈,你就会发现,我们现在并不缺书看,书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我有时想,我们有必要出这么多书么?人一辈子究竟能读多少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人类也许还停滞在蒙昧状态;出版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财富的积累。道理几乎人人都懂,但是,为什么许多高品位的文化书籍订数往往只有几百册,甚至只有几十册,这不仅令出版者尴尬,更令写书人尴尬。中国有十几亿人,除了不识字和不能阅读的,至少还有几亿人能读书,因此,任何一本书都应该有一定的读者群,因为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应该有人去研究,去探索,至少也不至于连开印数都不够吧。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是阅读的缺席。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许多人都变得急功近利,匆匆忙忙地赚钱,匆匆忙忙地消费,许多人一走上社会就不再看书了,就是看也是看那些流行性的报刊。现在全国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000多家,杂志8000多家,这还不包括数字更庞大的内部发行的报刊。不断扩大的报纸版面,花样翻新的杂志内容,以及看不过来的电视频道,消耗着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读书已是奢侈。
其次是阅读心理的稚嫩。由于急功近利,许多人读书的目的不是增加知识,提高素质,而是为了满足一时之需。喜欢猎奇的就读女明星艳史、影星自白录之类的书,尽管这些书粗制滥造,但很有市场,非常畅销;寻求刺激的就读性描写、床上戏之类的书,尽管这些书写得很差,除了感官刺激毫无价值,但却常销不衰;想立竿见影的就读经商技巧、炒股秘方、麻将入门、拍马之术之类的书。
其实,一个真正成熟的社会,人们的阅读心理也应该是成熟的。电视无论多么精彩也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一本好书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人的素质的高低,除了先天的以外,主要靠阅读来获得,就是要读高品位的书。
出书难,出高品位的书难;出书易,出人们一时之需的书易。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市场的需求目前还不是出版界出版书籍的唯一凭据。
什么时候出高品位的书不难呢?这就要求我们社会的成熟和人们阅读心理的成熟。(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文联《语丝》杂志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