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选择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7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商榷

  选择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翁寒松
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是决定我国未来前途的重要举措,需要极为慎重地制订建设思路,并根据实践检验周期性地加以完善。目前,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实际上就是放在网络(局域网和广域网)和联网的物理手段(光缆、光端机、网桥、路由器、卫星和地面站等等)上,而且所选择的这类网络主要是服务于为领导机关提供实时信息,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等等,也就是说,其战略重点主要是在服务于间接价值增值的活动领域,不是直接应用于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过程。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少是没有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正确的选择应当是注重将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直接提高工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结合起来,使国民经济信息化突出服务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产科研的密切结合,从而在国民经济的最本质方面改变能源、材料和信息三大支柱的比重,从根本上加快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例如通过对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各种工业锅炉、窑炉的改造,可降低能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达到年节约标准煤一亿吨以上;使全国大中型企业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技术开发工作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从而缩短研制投产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等。在重点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做一些超前性的工作,例如建设“信息国道”,帮助促成广泛、普遍的计算机联网。
这样选择战略重点的根据,一方面在于过去我们常说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极不平衡等等,这方面的国情要求我们不宜首先在办公自动化这一方面的管理现代化以及流通领域技术手段现代化上消耗巨资。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经过一个历史周期来看,国家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建设的成果,还没有在国民生产领域中充分发挥作用。然而,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基本的因素,乃是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直接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当为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服务。因此,我们应当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注重提高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的水平与实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生产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们引进消化了大量先进技术,应用技术、尖端技术和基础研究齐头并进,国民生产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特别需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这一“催化剂”来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虽然我国能源和材料的产量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相对落后,致使在能源与材料实际结合的生产过程中,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材耗高达发达国家的三至五倍,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五左右,使我国国民经济滞留在高消耗、低收益、粗放型的阶段。由此可见,制约我国直接生产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生产过程中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正因为如此,我们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就是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的生产技术,在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有机协调,并且把电子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当前,影响我们注重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的思想因素,一是对现代生产力的本质特征的一种误解,即把我国现代发达生产力的基本标志,简单地理解为重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减小,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成为增进国民财富的基础。二是对发达国家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片面认识,即把计算机联网视为当今现代化的主流。在笔者看来,这不仅忽略了我国人口压力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多少年内还需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事实,而且也对发达国家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国情”缺乏全面的认识,于是就有了片面强调电子网络超前发展的偏颇。事实上,就一个拥有完整的工农业生产体系、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而言,电子信息产业是对传统产业的“扬弃”而不是“抛弃”,即通过提高单位产品中信息、技术含量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是当今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其着力倡导“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密切结合,使传统的制造业得以极大地提高。由此可见,我们对国外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应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不能对其亦步亦趋。从我国的国情来说,做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工作,首先是要利用现有条件解决好信息的适量采集和充分利用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在生产第一线实现其价值。不过,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注意力放到提高国家的工农业直接生产能力上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而需要做扎实而不是哗众取宠、好大喜功的工作。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设这种跨行业、跨地区的宏大社会工程,尤其需要在总体思路中突出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根据国情国力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以保证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