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生命不息耕耘不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8
第4版(副刊)
专栏:海外艺苑

俄罗斯莫伊谢耶夫国家模范民间舞蹈团是蜚声世界的艺术团体。建团60年来,他们在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业绩,使民族的舞蹈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54年,在创始人莫伊谢耶夫的率领下,他们来我国访问演出,轰动一时,有20万观众欣赏了精彩表演,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会见他们,本报曾以很大篇幅报道盛况。时隔40余年,莫伊谢耶夫和舞蹈团将于2月中旬再次来华,为此,我们请人在莫斯科专门拜访了90高龄的莫伊谢耶夫。
  生命不息耕耘不止
黄慧珠赵志鹏
俄罗斯莫伊谢耶夫国家模范民间舞蹈团访华前夕,笔者有幸走访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莫伊谢耶夫团长。
踏进莫斯科市中心柴可夫斯基音乐厅四楼的一间宽敞的办公室,仿佛置身于民间艺术的宫殿。一架三角钢琴首先扑入眼帘,依墙而立的柜橱里、桌面上,上百件世界各民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墙上张贴着舞蹈团的剧照和莫伊谢耶夫受勋的照片。
身穿浅灰花格西服的莫伊谢耶夫思路清晰,动作敏捷,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位耄耋老人。看到我们惊诧的神色,他风趣地说:“怎么,看我不像90,是不是像89?”1月23日,俄罗斯文化部在莫斯科大剧院隆重祝贺他的九十华诞。
莫伊谢耶夫自幼喜爱诗歌、绘画,极富艺术天才。著名舞蹈家莫索洛娃慧眼独具,推荐他进入蜚声欧洲的大剧院舞蹈班,18岁毕业后,便在大剧院从事芭蕾舞表演和导演艺术。正当他的芭蕾舞艺术生涯走向辉煌的时刻,他却选择了当时还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舞蹈艺术。他历尽艰辛,于1937年2月,创立了苏联第一个民间舞蹈团。从此,他为这个舞蹈团献出了所有的精力和才华。
谈到民间舞蹈艺术,莫伊谢耶夫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人民艺术是最丰富的艺术。民间舞蹈最接近人民生活,它用服装、音乐、舞蹈语言等等丰富多彩的手法展示人民的喜怒哀乐,它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是一门活的艺术。世界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种艺术。
为汲取民间艺术精华,考察民俗民风,莫伊谢耶夫走遍了祖国各地。他率领舞蹈团创作了300多个民间舞蹈,在祖国各地和世界60多个国家上演了“俄罗斯民间组舞”、“斯拉夫民间组舞”、“世界民间舞蹈组曲”……处处是鲜花和掌声,处处是赞叹和轰动。为表彰舞蹈团的功勋,政府命名它为国家模范舞蹈团,莫伊谢耶夫团长先后荣获苏联人民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以及国家最高奖励——列宁奖金和国家奖金。
90岁高龄的莫伊谢耶夫生命不息、耕耘不止,至今他仍亲自执教,编导、排演、管理样样都离不开他。在排演厅里,我们目睹了他悉心指导演员排练时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老人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似乎告诉人们,他一定掌握了长寿的秘诀。我们向他请教,他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工作!”他认真地说:“懒惰最容易使人衰老!”
2月份,莫伊谢耶夫和他的舞蹈团将再次踏上中国大地。回忆起42年前舞蹈团首次访华演出的情景,莫伊谢耶夫充满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对东方文化艺术的美好向往。1954年,莫伊谢耶夫舞蹈团乘坐专列在中国巡回演出3个月,毛泽东主席会见莫伊谢耶夫团长,高度评价了苏联艺术使者为连结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作出的贡献。莫伊谢耶夫打开记忆的闸门,沉浸在美好的往事中。他说,第一次访华印象最深的是“人民和文化”。那次访问中,他与梅兰芳结下了友谊。他由衷地赞叹:中国京剧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他只到过中国一次,但印象之深远远超过他多次访问过的其它国家。
莫伊谢耶夫对这次访华寄予厚望,“40多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希望了解这些变化。他在引用了中国的一句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后说:“我和我的舞蹈团等待着再次与中国人民见面,向中国人民展示俄罗斯艺术,同时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艺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