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祖国,请您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9
第1版(要闻)
专栏:

  祖国,请您检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风采
新华社记者李石元吴东峰本报记者李成华
1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在深圳组建完成。
1997年7月1日,这支部队将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进驻香港,担当起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为实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是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标志,也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
今天,这支肩负神圣使命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官兵向着五星红旗敬礼:祖国,请您检阅!
三军合成的英雄劲旅
驻香港部队是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诞生的。这支部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按照江泽民主席“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完成了组建任务。驻香港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以体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地区的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
军史,将永载这支最年轻的部队诞生的时刻:
部队刚组建,广州军区原司令员李希林上将,代表中央军委,把一面“八一”军旗授予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少将。
军旗下,是一支陆海空三军合成的英雄劲旅。
诞生在三湾改编时的“红一团”,现在成了驻香港部队陆军部队的主体。这支部队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涌现出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和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功臣炮连”等著名的英雄人物、英模单位。
驻香港部队海军部队也是一支具有辉煌历史荣誉的部队。“海上先锋艇”、“海上英雄艇”和战斗英雄麦贤得等海军著名英模单位和个人均出自这支英雄部队。
驻香港部队空军部队曾为保卫祖国领空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支空军部队不但参加过保卫祖国领空的重大军事行动,还多次完成了导弹、卫星等军事科研保障的飞行任务。
在驻香港部队营院内有3棵古榕。100多年前,兵刃血火在古榕身上刻下了累累伤痕。部队在进行营房建设时,特意将榕树保留下来。它们是中国近代一段落后挨打历史的见证。官兵深情地给古榕分别取了名字——“陆军榕”、“海军榕”、“空军榕”。
百里挑一人才荟萃
驻香港部队官兵是在全军范围内百里挑一选调的,他们的政治、军事、文化素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驻香港部队党委“一班人”,都经过军队高等院校培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他们有的来自我军最高学府,有的来自我军领导机关,有的长期担任部队师一级军政主官,都是同级干部中的优秀人才。
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是1964年的大比武尖子,这位从士兵成长为将军的司令员是个“书迷”。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广,善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部队建设。在集团军工作期间,他运用“封闭原理”、“耗散原理”等科学管理方法管理部队,收效显著。他负责组织和参与撰写的《军队科学管理》一书,成为部队的畅销书。
才思敏捷的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熊自仁,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在任师政委期间,曾一年接待过35个国家的驻华武官到师里参观,颇受好评。他所在的师曾被广州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师党委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党委”。
步兵旅去年入伍的战士徐德华,能够用英语会话,能够读英文报刊。
二连战士邓伟国,先后参加了英语、法律、硬笔书法等函授学习,获得了毕业证书。
一连排长郑磊,英语也很熟练。一次外出乘车遇到4名不懂中文的澳大利亚游客,郑磊主动担任导游,向他们介绍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在步兵旅阅览室内,张贴着官兵们的业余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真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驻香港部队干部部门给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仅陆军部队的军官,绝大多数学历在大专以上。驻香港部队官兵中曾受军区以上机关表彰的英模先进人物37名,一等功荣立者6人,三等功荣立者占干部总数的30%。
军事过硬雄姿初展
在驻香港部队办公大楼前厅正面墙壁上,悬挂着一面黑底红字的大屏幕“倒计时钟”,上面显示着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刻的倒计时。驻香港部队官兵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进行着组建工作。短短的时间里,他们便以威武之师的英姿展示在世人面前。
空军部队进行超强度的训练。在短时间内,部队就圆满完成了改换装备及夜航、超低空飞行等高难科目的训练,被上级正式批准执行战备值班任务。1994年7月中旬,肇庆市20多万灾民被洪水围困。当时气象条件恶劣,地方航空公司派出的运送援救物资的直升机因找不到云遮雾障的航线被迫返航。部队领导奉命带领机组紧急升空。他们在两岸悬崖耸立、机下波涛翻滚的西江上,熟练地超低空飞行,终于把救灾物资及时运抵肇庆。“神鹰”的英名从此遍播岭南。
海军进行海上演习。参加演习的舰艇以首发命中目标的成绩,受到参观演习的军委领导同志的称赞。这支曾创造过用木船打军舰现代海战奇观的英雄部队的新一代,在与时间赛跑中,以惊人的毅力创下了人民海军建设史上的一项新纪录:让新型装备在服役当年形成战斗力。
驻香港部队在成立不足千日的时间里,就达到了“军事过硬”的水平。广州军区对他们抽考10个兵种专业的129个课目,结果110个优秀,18个良好,1个及格,及格率100%,优秀率85.3%。部队中涌现出冲锋枪百米速射纪录创造者钟建民;军事地形学状元陈裕军;“攀登能手”黄海平;手榴弹掷远纪录保持者周拥军;400米障碍和5公里武装越野纪录保持者梁永葆等800多名训练尖子和业务能手。
去年底,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现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来到部队检查工作。将军突然要抽考二营四连的400米障碍。训练场上,龙腾虎跃。待最后一名战士冲过终点后,监考官报告:优秀率87%!将军点头微笑。当听说战士们一年训练下来要穿破七八双军鞋,磨破四五身训练服时,将军走到一个战士面前,轻轻撸起战士的左臂,只见小臂外侧结满了厚厚的硬皮。将军神情肃穆地走到全连官兵面前,举起右手向自己的士兵敬军礼。
驻香港部队副参谋长陈知庶对记者坦言:“我太公陈翼怀曾任清朝湘军管带,香港是在清军手里失去的。我们等了100多年了。今天,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把驻香港部队建成世界一流的部队!”
铁的纪律,文明的形象
暴雨如注。驻香港部队官兵大雨中昂首挺立,纹丝不动,迎接一位将军检阅。
这位将军以治军严明著称。此刻,当他走上检阅台时,目光却闪现出满意的神情:尽管眼前的官兵已经在雨中站立了许久,但仍如一组群雕,任凭风吹雨打。
雨越下越大,官兵们身上的衣服全被淋透了。但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表演并没有因大雨而停止。阅兵式、迎兵礼仪、刺杀团体操……尤其是侦察兵基本功表演,200多名官兵的动作如同一人,在雨水中腾跃,在泥泞里滚打,没有一个人犹豫,没有一个人动作马虎。
将军激动地走进暴雨中向官兵们致意,留下一句令驻香港部队官兵特别值得骄傲的话:“我看不亚于国家仪仗队水平!”
“形象重于生命”。驻香港部队以此教育官兵,严格按条例条令规范部队的一切活动和军人的言行举止。
在驻香港部队,纪律观念正在融合进文明和法律意识之中。漫步营区,制式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阅览室统一、整齐、干净、美观。连队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建有卡拉OK文娱活动室。墙壁上看不到一点污痕,地上也见不到痰迹、烟蒂和纸屑。官兵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外出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军容严整,举止端庄。官兵们对香港的有关法律条文也都熟记在心。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驻香港部队采访,我们听到了一个关于“苹果”和“荔枝”的故事。
1994年春天,驻香港部队某部驻进盛产荔枝的东莞大郎镇仙村的营区。这支部队恰是当年在辽沈战役中露宿果园不吃一只苹果,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的部队。营区内外是一片片高大的荔枝树。夏季,熟透的荔枝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官兵们没有一人去摘一只荔枝,连被风吹落的荔枝也都一只只拣起来交到村里。他们还利用训练间隙,帮助群众锄草、施肥。村长激动地说:“你们真不愧英雄部队的一代新人。”
在采访中,我们时时被官兵们对人民的赤子之情所打动。
排长龚迪辉从当战士时就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广东乐昌县一名叫邱云华的少年结成帮学对子,将每月20元的津贴费寄去帮他继续上学。1993年5月,龚迪辉提升为干部后,每月寄给小云华的钱增至80元。前年6月,粤北山区遭受洪灾,邱家稻田、房屋被淹,龚迪辉便把当月的600元工资全部寄去。
在驻香港部队中像龚迪辉这样的干部战士何止一个。战士梁现光从1991年起,连续3年每月寄钱给贵州一名辍学儿童,一直把他供到中学;战士王力在广州休假时,发现并帮助沈阳6名出走的女中学生安全返乡;去年航空兵团48名退伍老战士,离队前每人把200多元退伍费捐给了“广州教育基金百万行”;去年,广州郊区的岑村要修环村公路,空军某部官兵一次捐款2万多元……
驻香港部队官兵的汗水不仅洒在训练场上,也洒在了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工地和抢险救灾的现场。深圳市区的福田河年久失修。市政府发起治河,驻香港部队一马当先。一连几天,战士们泡在齐腰深的泥水中苦干,感动得市民为他们捧上一杯杯白酒驱寒。工程完工后,部队认真检查群众纪律,发现施工中损坏了两根竹竿,马上赔偿40元,并交纳野炊所用水电费125元。如今,清澈的河水注入大海,把人民军队为民造福的美名流传到香港同胞中间。
近年来,官兵们在紧张训练的间隙,共出动5万多人次,近2000台车辆、机械,先后参加了治理布吉河、福田河、绿化梧桐山等重点工程建设。他们还上百次参加抢险救灾,把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书写在大鹏湾畔和岭南大地。
“历史凝聚着我们的壮举,岁月流传着我们的美名……肩负重托,不辱使命!”这首《驻香港部队军歌》正伴随着这支英雄劲旅奔向辉煌的明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