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我国“菜篮子”越提越丰富为丰富市场供应稳定物价作出重要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9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菜篮子”越提越丰富
为丰富市场供应稳定物价作出重要贡献
本报讯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去年我国城乡集贸市场的“菜篮子”产品成交量明显增加,其中蔬菜比上年增长20.3%,肉禽蛋增长12.4%,水产品增长26.4%。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35个大中城市的蔬菜、肉禽蛋、水产品价格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9.2、14.9、7.4个百分点。“菜篮子”产品价格涨幅回落,对实现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大中城市普遍加快了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基地的调整外移和扩建工作,重点推进各种“菜篮子”产品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据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西安、石家庄、太原、沈阳等10个城市的调查,去年大多数城市的主要“菜篮子”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自给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北京市近两年有计划地将生产基地由近郊向远郊转移,仅去年一年就新增菜田15万亩、新建保护地3万亩,新增生猪生产能力50万头,蔬菜和猪肉的自给率已分别达到了70%和60%以上。上海市去年投资2.4亿元,在中远郊开发新菜田和设施菜田2.5万亩,蔬菜上市量达到了160万吨,比上年增加10%。
农区基地进一步发展扩大,为稳定全国“菜篮子”产品供应起到了支柱作用。以“全国第一大菜园”著称的山东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去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400万亩,比上年增加148万亩,总产3600万吨,销往省外2500万吨。安徽省农区基地商品菜生产面积也达到240万亩,年产8大类25个品种的精细蔬菜400万吨,远销上海等19个省市。
“菜篮子”工程科技含量提高,结构优化,花色品种增多。近两年北方地区大力推广温室大棚种菜养猪,使反季节瓜菜和瘦肉型猪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市场体系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各大中城市和主产区政府针对流通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在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中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建设,不仅新建、扩建了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而且积极探索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直供直销等新型流通方式。各大中城市和主产区都涌现了一大批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应运而生。这些新型组织的兴起对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衔接产销、稳定和丰富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何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