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漫话电子报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8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科海拾贝

  漫话电子报纸
张静宇
报纸作为最传统的新闻媒体,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受到电子技术的冲击,与广播和电视一起演出了当今新闻大战中的“三国演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报纸也开始操练起电子武器,先是实现了采编电子化,现在又纷纷把内容直接输入电脑网络,供用户在电脑上阅读。人们称之为报纸的“电子版”,或者形象地叫做“电子报纸”,以有别于传统的纸报。
电子报纸的发展十分迅速。有人认为,报纸电子化在全球已成为一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发行电子报纸的报社已有上百家。诸如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中国的《人民日报》和《市场报》等。一些杂志也在互联网络上公开发行,如美国的《新闻周刊》和英国的《新科学家》等。
与纸报相比,电子报纸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报纸的不足。例如,《泰晤士报》发行电子版后,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络用户每天凌晨2时30分就可调阅《泰晤士报》的内容;还可增加滚动播出方式,一有重大新闻发生,可尽快编发新闻摘要,在网络上播出,并发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收看,不必等到报纸付印。电子报纸还有纸报不具备的信息检索功能。用户只要键入一个主题词汇,所有含有该词的文章就都被调出,必要时可打印输出。用户在网上阅读某篇文章时,可随时查阅到以往出版过的所有与之相关的文章或背景材料。读者甚至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子邮件功能与编辑直接对话,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子报纸的用户主要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较轻的人,是一个较有影响力的读者群。
除了融合电视、网络的优点外,一些电子报纸还吸收广播所长,应用语音合成技术,将新闻在多媒体计算机上一条条读出,用户能像听收音机一样“收听报纸”。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电子报纸除报道时事,还加大了多种信息服务力度,开通从股市、金融到体育、文化等大跨度、多样化信息服务,也有一些报社在网上增设电子游戏功能。在经营方式上,电子报纸通常只收取用户少量入网费,经营者主要是从电子广告和提供专项信息服务上获取利润。经验证明,电子广告直接进入家庭,效果不错。但若此类广告针对性不强、频度过大,也将导致用户反感。如何处理电子报纸扩大影响和提高经营收益的矛盾,需进一步研究。
但是,报纸通过网络发行受设备局限性大,一是有赖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二是“读报”的随意性差,尤其是在户外阅读目前还有一定困难,因此,还出现了一种利用电视信号的传输间隙发送的电子报纸,可用普通家用电视机收看,易于普及。但用户普遍感到不便的是无法自己挑选收看内容。科技人员正在加紧研制交互式电视机和电视电话,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日本科技人员开发了一种无线便携式阅读器,大小如同收音机,可在室外环境中(例如在上下班的电汽车中)使用,很有发展前途。
电子报纸凭借新的技术手段,在功能上向电视和电台渗透,三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一些电台和电视台也在为进入电脑网络做准备。虽然目前互联网络传输速度有限,传输电视图像和声音尚不理想,但是建立在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上的多媒体新闻业普遍被人们看好。这将是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战。一些电子公司甚至也介入进来,如去年末,美国微软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合办一个有线电视新闻节目,并在互联网络上播出。
对电子报纸的前途,社会各界看法不一。美国有人预言,在未来10年内,传统报纸将要消亡。也有人认为对电子报纸的大规模需求并未真正到来。读者群中到底有多少人对转变传统读报方式有兴趣还很难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