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民族大熔炉”的尴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30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民族大熔炉”的尴尬
唐勇
美《人物》杂志最近刊载一起影响波及全美的子女监护权案。得克萨斯州的拉美裔居民加西亚与劳莉诺4年前离婚时商定,由妻子劳莉诺执行对他们的女儿的监护权并教她西班牙语,丈夫加西亚则在每周探望女儿时教她英语。3年后,劳莉诺因故拒绝父女俩接触,在此期间加西亚不得不中止对女儿的英语教育。他因此向法庭提出申诉。
在一次开庭审理中,州法官凯泽命令劳莉诺对孩子改讲英语,否则将把监护权转移给加西亚,他甚至直言不讳地奉劝劳莉诺:“难道你要让这孩子去当一辈子女仆吗?”言语之间,种族歧视的情绪显而易见。
一言既出,全国哗然。劳莉诺称她恍如回到了100年前的美国社会;全国各种非英语公民组织的头面人物也纷纷指责凯泽“践踏了美国的民主”。
凯泽先生确实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近年来,新移民为主体的亚文化不断蚕食美国的文化地盘,以英语为载体的美国主流文化似乎日渐式微。
与凯泽戚戚然的心情有同感的美国人绝非少数。一项民意测验表明,73%的美国人认为当今美国社会民族语言的多元化弊大于利,主张将英语作为唯一正式的官方语言。
凯泽们的担心似乎并非杞人忧天。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近一二十年来,各国移民特别是亚洲和拉美移民潮水般涌入美国,将这块新大陆推上了种族和语言多元化的高峰。据统计,当今至少有3100万美国人在家中不讲英语,全国各大城市的公立中小学中约1/3的学生不会讲英语。加州每逢选举竟不得不张贴6种文字的竞选海报。两亿多美国人竟操300多种语言。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颇有些岌岌可危。
就在凯泽为自己“出言不逊”而深感懊恼之时,全美已经掀起了一场英语国语化运动。运动的组织者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包括停止双语教学、废弃使用双语选票、官方文件一律用英文书写、规定非英文的驾驶资格考试不具有效力、街头路牌一律使用英文等等。这项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迄今,已有22个州通过了规定英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的正式立法,1/3的国会议员都同意提交一项英语国语化的议案。
但有人认为,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倡导英语国语化将给一部分美国人进行国际交往带来麻烦。也有人认为,美利坚曾一直以“民族大熔炉”自居,移民社会和文化多元化构成了美国立国精神的根本。而英语国语化运动势必冲击和破坏美国社会的根本,是借反“种族分离主义”之名,行“白人至上主义”之实。
一位长期研究美国问题的观察家认为,当今美国社会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把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村庄”,“村民”们的社会交往空前地方便和频繁。而另一方面,“村民”们却正走向日益严重的孤立主义和保守主义,同时因受全球范围内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加剧的影响,种族分裂的鸿沟也日益扩大。英语国语化运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表明美国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越走越近,而在文化和心灵上却越来越疏远,可谓比邻若天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