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省政府的“编外智囊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30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省政府的“编外智囊团”
新华社记者周长新本报记者毛磊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很年轻,1990年4月才创办,没要政府一分钱、一个编制、一处办公场地。然而,这个没有官方色彩的协会,在海南省颇有名气,被省政府有关领导称为“编外智囊团”。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收集反映企业家有益于决策的意见,当好政府决策部门的智囊团作为协会的重要任务。协会成立之初,一些会员反映,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领域却是空白,于是,协会出面邀请省工业厅、计划厅、经济合作厅、公安厅、建设厅、外事办等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召开协调会。会后根据会议研究的意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组建海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开拓海南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建议》,引起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使海南迅速开通了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渠道,为海南创汇、安排富余劳力、提高企业效益开辟了新的路子。
内联企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其“外来”身份,长期面临着贷款难、出口配额难、出国考察难、洽谈贸易难、引资担保难等实际问题和困难,使一些企业打算转移资金、撤回内地。企业家协会通过调查掌握这一情况后,邀请有关部门和上百家内联企业召开“内联企业座谈会”。会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强内联企业的报告》,省领导立即批示,敦促有关部门对内联企业落实政策、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此后,内联企业得到应有的重视,促进了内地企业在海南的健康发展。
协会成立5年来,已向省委、省政府写出专项建议和调查报告30多份,全部得到省领导的批示,所反映的问题大都得以落实和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