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定陶县保宁乡鲁店村党支部有一项特殊的工作。请看——庄户人的“新闻和报纸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30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定陶县保宁乡鲁店村党支部有一项特殊的工作。请看——
庄户人的“新闻和报纸摘要”
王贞勤牛涛
“大伙请注意,‘新闻和报纸摘要’又开始广播啦,今天的内容是……”山东省定陶县保宁乡鲁店村的村民们,经常可以听到村支书王宪玉主持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节目。一年多来,该节目已给大伙播放1460条致富技术和信息,它被评为村里为大伙办的10大好事之一。
鲁店村地理位置偏僻,农民闯市场苦于技术不通,信息不灵。去年初,村支书王宪玉在报上看到某乡开办“经济半小时”广播节目,没少给大伙帮忙。他想,俺村也有广播室,何不办个类似节目?他这么一说,党支部一班人都表示赞成,商定借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做节目名称,由支部一班人当“记者”,王宪玉当“编辑”和“主持人”。
去年2月1日,节目正式同大伙见面。每周播出4次,每次约10分钟,大多在早、晚饭间播出。主要内容分“新闻”和“报纸文摘”两大块,小栏目有“致富经”、“市场动态”、“牵线搭桥”、“当前农事”等11个。由于内容全是大伙挂心的事,每次大伙都支着耳朵听,不少人还专门准备了笔记本哩。
去年10月,由于大蒜滞销,村里1万多公斤大蒜眼看要发芽坏掉。王宪玉和支委王宪本听说邻近何庄村有人用大棚培育蒜黄成功,就去采访。这条介绍具体操作技术的新闻,帮了蒜农大忙,他们将大蒜全培育成蒜黄。不久,节目把县食品厂收购蒜黄的信息告诉大伙,大伙的蒜黄都卖了好价钱。从此,这些蒜农外出也“多长了一只眼”,碰到新闻及时给“编辑”发稿,成了节目的编外“记者”。
发了棉花财的村民,更忘不了“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功劳。去年,村里刚开始落实棉花面积时,还落实不到一半。节目连续广播报上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报道,大伙的心又热起来,最后超额20%完成任务。棉田管理期间,节目又教给如何施肥、灭虫、化控……鲁店村的棉花当年获得好收成,单产皮棉87公斤,坐了全乡头把“交椅”。打那,大伙听节目更上瘾了。一次,王宪玉要外出考察项目,广播节目准备停播几天,大伙吵嚷着不同意。末了,村里只好另选了一名代理“主持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