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7阅读
  • 0回复

“援兵”?还是“伤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4-25
第6版()
专栏:

“援兵”?还是“伤兵”?
吴非
日内瓦会议的前夕,法国好战分子继续把法国青年一批一批地投到侵略印度支那这个“肮脏”的战争中去。这就是美国的战略:法国出人,美国出钱,来堵死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道路。
四月十七日,为了填补法军在奠边府遭到的惨重损失,法国当局又从国内把伞兵一营赶运到印度支那并空降到被越南人民军围困的奠边府。
但是,据合众社报道,原来这批“伞兵”中有一些根本没有受过跳伞训练。因此,当跳伞降落时,“有些人落在铁丝网和其他障碍物中跌断了腿”,有些人“扭伤或折断了脚踝”,“这些人已到了已经拥挤不堪的地下医院”。合众社并引用了河内法国官员的不知是解嘲还是自夸的话:“在一次作战跳伞中有任何数目的没有跳伞经验的人跳下来,在法国陆军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大家知道,困守奠边府的法国侵略军遭到越南人民军的痛击却早已不是第一次,美、法通讯社也不得不承认,法军损失惨重,伤亡人数激增,“奠边府地下医院中已挤满了伤员”。
因此,法国当局才迫不及待地向奠边府再空投一营“援兵”,但是,“援兵”刚从空中落到地下,就有一部分变成“伤兵”了。
这是一出小小的“悲剧”。这出悲剧生动地表明:法国的好战分子仍然不顾法国的民族利益和法国母亲、妻子的期望,仍然不顾各国人民要求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呼声,拿着法国青年的生命去为美国的战略效劳。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效劳”能给法国带来什么代价呢?
答案只有一个:赔了“主权”又“折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