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阅读
  • 0回复

“环宇”,破产原因何在——石家庄电视机厂破产连续报道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30
第2版(经济)
专栏:

  “环宇”,破产原因何在
——石家庄电视机厂破产连续报道②
本报记者冉永平
到石家庄后,记者向接触到的省市领导、“环宇”职工、“宝石”领导、新闻界同行甚至司机师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好端端的企业为什么会破产?他们从不同角度归纳的原因,大体一致。
拳头变手掌战线过长
原常务副厂长任志合认为:“‘环宇’走到这一步,根本原因是我们决策失误,没有把力量放在主导产品上,干了一大堆分散精力的事。”
他告诉记者,1988年,“环宇”生产电视机40万台,日子红火得不得了。“1989年市场疲软后,我们错误估计形势,对继续发展电视产品信心不足,而想赶快上别的项目,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一决策使我们从1989年后压缩了电视这一主导产品的投入,一直到1995年,6年只投了3000万元,而在其他项目上却贷款投了两个亿。这期间,别的电视机厂家抓住机会加大电视投入,结果我们从1988年的全国十几位,逐年往后掉队,最后失去了竞争力,失去了市场。”
“如果电视没上,其他项目搞上去也行,而我们两亿贷款投的所有项目几乎没有成功的。如花了1亿元从美国引进的纸箱生产线过大——河北所有纸箱全部由我们干,让别的纸箱厂关门,设备都吃不饱。结果上去后既缺流动资金又没市场,一直到今天,设备一次没用过,1亿元就这么扔在那儿了。此外在海南、河南等地投的资也都没见效,2亿贷款也就这么扔进了水里。”结果是西瓜丢了,芝麻也没捡到。
袁仁义,原政工处处长,一位转业军人。他认为导致决策失误是,决策者被暂时的成绩冲昏头脑。他说:“1988年的抢购风是不正常的市场机遇。当时只要是电视机厂就挣钱,因此并不能说我们有多大实力。而我们却昏昏然了,认为自己了不起,结果发展盲目,战线太长,被拖垮了”。
张玉香,产品开发处工程师。他的看法比较尖锐:“导致这一失误的关键是机制问题。这么大的贷款投资不论证,想当然就投,如果是国外资本家别说2亿,就是几千万投资不见效果也会跳楼。说到底,投资也好,贷款也好,还不是国家的钱!”
内部机制混乱组织结构多变
从始至终参与破产案的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郭春风副庭长告诉记者,“环宇”破产,它的“全国电子行业首家集团”运作失败是关键原因。原来,这个有117个企业的集团看似庞大,但它是以行政手段捏合成的,脱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点存在盲目求大、求全、求名的毛病。其核心层企业实行资产一体化,不是要把资产用活、增值,而是“劫富济贫”,结果只要一家欠债,每家都要受牵连。如1991年,电视机厂刚有一点生机,就被集团抽走了400万资金为集团内其他企业还贷,这种“平调”使本来就如履薄冰的电视机厂,更是雪上加霜,又为别人背了不少包袱。为了挽救电视机厂,这个集团在1993年宣告解体,但为时已晚。“集团”已使电视机厂伤了本来就不多的元气。
此外,不规范的集团运作还使电视机厂的内部结构变化频繁。
1987年大学毕业进厂的原工艺处处长郑璞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从1987年进厂后,机构是每年一变或几变。”从1987年到1991年,“环宇”内部做了6次整体机构调整,这还不包括小的局部调整。1991年后集团内分分合合又进行了3次。1991年后,集团总经理不再兼电视机厂厂长,厂长变得就更快了,平均一年一换。其中最长的在位1年7个月,最短的只有8个月,连中层干部还没有熟悉就下台了。本来是想通过换厂长救活这个企业,可由于已积重难返,反而越换越糟。
副厂长任志合说:“在机制上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责权利不清。厂长具体管理企业但没有权,公司总经理有权而不直接管企业,这种体制很难运作。”
市场开拓差产品面孔老
魏洪流,原销售公司山东分公司经理。他认为“环宇”的问题是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观念。他说:“就拿市场开拓来说,计划体制下我们不用管,有人统购统销。1988年抢购风时,我们只要考虑先卖给谁,后卖给谁就行了,根本不用去抓市场。市场疲软后我们也没有找到得力措施,结果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销售体系,目前在全国的经销单位只有二十几个。
产品开发处的张玉香认为,“环宇”的产品开发也不能适应市场。他说:“从1984年到1989年,五年我们只卖47C—2型机。1989年后也就开发出那么几个54厘米的品种。别的厂家64厘米、74厘米、画中画,新产品叠出,我们老面孔一副怎么能有市场?”
中层干部梁雨勤举了一个既生动又令人伤心的事例:“我到武汉的一个经销‘环宇’电视机的大商场,在柜台上找不到一台‘环宇’。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我们的电视被放在了柜台下面。售货员对我解释说:放在下面还好一点,摆上去与别家一比,人家都是新面孔、俏面孔,你们这老面孔更没人买了,整个成了陪衬。”
“环宇”付出的惨痛代价,再次让我们明白了一个被实践反复证明的道理:发展要量力,不能盲目扩张;发展的坐标是市场,要以适应市场来判断企业的能力和实力,否则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面对2.96亿元的债务、1700多名职工,“环宇”的破产会不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请看石家庄电视机厂系列报道之三,《“环宇”,艰难又顺利的破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