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树痴”薛允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9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树痴”薛允存
本报记者潘承凡
薛允存,山东省沂南县人氏,家住沂南下石盆村。
下石盆村所处低卑,蜗居山崖之下,但在它的头顶上,却是全沂南最高的山——五彩山。下石盆村也不大,7个自然村,150户人家,630口人,但下石村人拥有的树林却着实叫周围人眼馋,人均10亩。
五彩山头的茫茫林海,夏生荫,冬挡风,旱生雨,涝涵水……远远望去,如同灰蒙蒙、光秃秃的沂蒙大山里一座不沉的绿岛。这座绿岛,没有像沂蒙大山里其它山头那样,在那疯狂的年代里相继沉没,全仗着“树痴”薛允存。
薛允存爱树成痴,年头已经不短。1962年,薛允存才15岁,就当上了一名护林员,每天奔波在五彩山里,日夕相伴着沙沙低语的绿树,爱心渐生,天长地久,竟然成痴。也因为薛允存护树、种树、爱树、痴树,深得山民的拥戴,他年纪轻轻就被山民选为支部书记。从此,薛允存的痴劲便合法地感染给他的同胞,光秃秃的山岭上,迅速地绽出一条条、一片片的绿色。
“树痴”痴树,痴得乱了方位,山和家的位置整个颠倒了位序:山成了须臾不能离的家,家却成了难得攀援的大山。当年新婚燕尔,就扔下新娘,跑上山护林种树。后来妻子也被他动员上山,两口子那一年在大山上共种了50亩松树。妻子为他生了4个孩子,在最需要他端水送饭时,他却在山上为青山绿树忙着什么。几亩责任田里,也很少见他尽一尽“责任”。有一年除夕夜,薛允存仍然没有下山,妻子找到山上,流着眼泪,第一次对他发了火:你的魂叫林子给勾去了……
沂蒙大山原先也有过骄人的绿色,但极“左”狂风吹折了沂蒙山里郁郁葱葱的绿树。五彩山头,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位“树痴”,满山遍野的绿树才免遭了劫难。比如文革期间,盲目推行以粮为纲,上头勒令下石盆伐树造田,薛允存说啥不允,“左”派在他的痴劲前退却了。刚实行承包制那阵,不少村子,孑遗的绿树被分净刨光,下石盆村的绿树也受到了威胁,薛允存不仅不让分林砍树,而且还组织了14名基干民兵,吃住在山上,护山护林。企图哄抢绿树的邻县山民,在严阵以待的护林民兵面前,终于气馁退却。
如今的五彩山头,烟雾缭绕,云雨不断。山外大旱,这儿照样雨水霏霏,清流潺潺。专家断言,这漫山遍野的绿树,顶得上9个小型水库。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化了生产环境,下石盆家家户户果满林,猪满圈,牛满槽,羊儿满山坡,山民们的钱袋子都鼓鼓的。据说,山民的人均收入已到千元。
下石盆村人过上了风调雨顺的日子,村民们每每念叨,都说:这全靠了薛大哥。
薛允存的痴劲,不仅得到山民的拥戴,而且在五彩山外,得到了更多的承认和肯定:1986年他荣获了山东省绿化先进个人称号,他还多次被评为县级模范党员、县人大代表,今年初又被推选为副乡长。可以想见,他的痴劲,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染,将会有更多的绿色,从他的身后浓浓地淌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