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骨头的硬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1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骨头的硬度
张恩和
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句话非常通俗形象地说明了鲁迅的为人,也最本质地道出了鲁迅的精神实质。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一般人骨头的硬度并没有什么不同,除非他患有软骨病,确实缺钙。但从社会学、文化学或某些特定角度看,人骨头的硬度却有很大差异。要不然,为什么自古以来人们就用“铮铮铁骨”形容硬汉,用“软骨头”比喻小人?骨头硬,就立得起,站得直,就可以顶天立地,称得上真正的人;骨头软,立不起,站不直,就只能被人笑为“稀松”、“草包”、“孬种”。这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造物主也真会捉弄人。硬骨头的鲁迅先生偏有个不争气的软骨头兄弟周作人。这位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也曾叱咤风云、为读者写出了许多优美散文的知堂先生,竟然在其生命和创作都处于鼎盛时屈膝事敌,做了个被人唾骂的汉奸。据说当时颇有人为其惋惜,后来也有人为他开脱和表示同情。然而,不论是从什么角度的惋惜、开脱和同情,都不能丝毫改变他叛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实。诚然,周作人在新文学史上有其不可埋没的业绩,他创作的许多散文今天读来也能够给人愉悦和美感,但这都不能成为同情、原谅他堕落为汉奸的理由。把他和鲁迅放在一起比较,真感到他们的人品文品相差何止霄壤!他们虽为同一父母所生,一个成为“空前的民族英雄”,一个则成了民族的叛徒,决非一时失足,亦非偶然机遇。
最近读到一篇谈周作人的文章,全文是非分明,疾恶如仇,读来令人佩服。文中说到周作人自与其兄失和后,“便把鲁迅作为他要压倒、超过、反对的‘临终关怀’。……为了和鲁迅对峙,鲁迅热烈,他故作淡泊;鲁迅干预人生,他故作躲入苦茶斋的隐士状;鲁迅投入民族与人民解放事业,他故作孤高潇洒卑视人间之状。”说他30年代的文章,“莫不是为了塑造自己和鲁迅相对立的形象”。这样一来,“习久成真,鲁迅革命,他偏反革命,终于使自己滑入当汉奸的下场。”……这样说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我还想补充一句,即关键还是他们兄弟二人骨头的硬度不同,否则以周作人的经验和学问,他也不至于甘心附逆,做一个历史的罪人。
一个人骨头的硬度,要由一定的压力测出。但这压力决不仅是刑具和刀枪,大量的还是功名利禄、金钱美女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压力。正因此,古人曾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视作为人坚守操持的标准。这就是说,富贵、贫贱、威武等都可以成为压力,用以测出一个人骨头的硬度。即以周作人来说,他何尝仅仅是慑于日本人的武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还是抵不住敌寇利禄的引诱。
如此说来,区分骨头软硬也并不一定要在战时。实际上,和平时期对人的考验并不比战时含糊。特别是在拜金盛行、权势泛滥、各种各样软软硬硬的压力无时不在作用于人的时候,要做一个骨头硬的人真也不是那么容易。这只要看看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形形色色不顾原则、不要人格,在金钱和权势面前直不起腰的人,就是明证。
但我们也无须悲观。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可见在我们中国,称得上硬骨头的人也还是不少,否则,我们偌大一个国家和民族,真不知道该成什么模样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