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碑石巍巍壮春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1
第12版(副刊)
专栏:

  碑石巍巍壮春山
郭同文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凝结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这光照千古的巨碑,所用许许多多花岗石,取自青岛的浮山。其中的碑心石,是我国自古以来开采的最大石料。我每次去北京,总要带着浮山人的心意,前往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细细瞻仰碑心石。
巍巍巨石,自纪念碑落成至今已38个年头,晓霞临风,暮烟伴月,日晒雨淋,霜雪铸炼,仍然晶莹如初,风姿绰约。
碑身正面镌刻的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碑身背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起草、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共114个镏金字,闪烁着激动人心的熠熠光华。
巍巍巨石,深深激动着、连结着青岛人的心。当年,为了保证这碑心石料的完整开采,青岛的采石工人不用石炮打,而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从四边硬往下挖。那铁锤当当的敲击声,如同战场上的炮火声;夜空中飞溅的击石火花,如同枪林弹雨。经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于1953年8月11日,成功地把长14.3米、宽2.9米、重103吨的特大石料完好地采了下来。
这碑心石料,先由浮山运往青岛火车站,再载运北京。在运往车站的30华里路程中,用的是古老的“移木滚动法”——全靠人力牵拉和推拥。运石的主力军由工人和解放军战士组成,沿途许多机关干部、农民、学生、教师、市民自发参加运石大军。那时候,我刚刚考入了山东大学——当时校址在青岛,我和一些新同学结伴参加了运石行列。
骄阳似火,热风扑面,在“团结就是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此起彼伏的歌声中,运石大军牵拉和推拥着巨石缓缓前进。人们个个汗流浃背,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嘴唇都觉得发焦。正在这时,我们的副校长、著名科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创始人童第周教授,带着两名老教师给我们送水来了。他亲自舀了一茶缸水递给我,我激动地用双手接过来,连忙举到嘴边,咕嘟咕嘟喝了下去。他亲切地说:“你们这些新大学生来参加运碑心石料的劳动,是大学生活最好的起点。劳动虽艰苦,但很豪迈、很光荣,因为所运的巨石,将在天安门广场屹立千秋,用它记载革命先烈、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让一代又一代瞻仰、学习,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说着,他又舀了一茶缸水,递给了另一位参加运石劳动的新同学……
当碑心石料运到车站之后,铁路工人用特制重载车将它运至北京。
岁月如流,转眼43年了。昔日青春年少,今日两鬓如霜。我们的童第周校长也于1979年3月30日永远离开了人间。在他逝世前,他的心始终连着青岛和北京,始终连着浮山和巍巍碑心石:1955年他由青岛调到北京工作后,作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学部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后为常务委员会委员),亲眼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与建成,亲自参加了落成典礼。1978年夏,我在北京见到他时,他对我说:“我每次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时,都要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每当看到碑心石,就会想到我大半生工作过的地方———青岛,更忘不了这花岗石的开采地浮山和由浮山起运碑心石的情景……这巍巍碑石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魂,凝聚着中华儿女、革命先烈不屈的意志。我们向科学进军、搞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都要有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1979年3月,童教授去杭州,为浙江省科技大会做报告,不幸脑血管破裂,倒在台上,不久病逝。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滴血饲新秀,像革命先烈一样献出了宝贵生命。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这样激励着我们的老科学家,这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在21世纪曙光在望之际,人民英雄纪念碑将更加激励着我们迈向新的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