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科技之光”常映百姓家武汉电视台十年情钟科普宣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之光”常映百姓家
武汉电视台十年情钟科普宣传
本报武汉2月6日电记者龚达发、余继军报道:当《欢迎您,哈雷彗星》、《凯丽阿姨讲科学》、《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等电视科技节目频频在国内获奖之时,节目的制作者武汉电视台把目光转向了全国乃至世界。1995年5月8日,由武汉电视台采编和制作的科普节目《科技之光》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频道,向全国和整个亚太地区播出。11月30日,《科技之光》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固定科普栏目在第七频道播出。如今,这个严谨雅致、科技知识含量高、趣味性强的节目已播出了270期,受到了观众普遍欢迎。
十年辛苦不寻常。一直以“营造具有科学气氛的生态环境”为己任的武汉电视台迈出的坚实步伐,也获得了世界的承认。1995年,武汉电视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等十余个组织列为世界5个致力于科普事业的电视机构之一,并在10月的国际视听大会上,荣获1995年度儒勒·凡尔纳奖。
早在1986年,武汉电视台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方性科普影视协会,1991年,又率先组建科技部,招聘了一批高层次的文理兼优的理工科人才做记者。目前该台已拥有一支70多人的、实力强大的科技节目制作队伍。
制作科技节目在经济上是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事。1995年为了抓住与北京合办《科技之光》节目的良机,武汉电视台一下子拨出了1200万元,即全年经费的1/4,添置摄录设备、增购交通通讯工具、租借办公用房以及购买外国优秀科技专题片。这对一个市台来说,确实有些勉为其难。然而台长赵致真的话发人深省:“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科技投入,不拿出足够的经费进行科学普及,就等于在21世纪的人才智力战面前进行单方面的裁军。”
“科教兴国”的社会责任驱使着他们自加压力、艰苦拚搏。在北京工作的30余人远离家乡亲人,他们不顾办公条件简单、饮食不习惯,每天超负荷工作。而留守武汉的人员为与北京方面紧密配合,工作负荷也成倍提高,为工作而忘记家事的故事时有发生。“朝气、锐气、旺气;拚劲、犟劲、狠劲”成了武汉电视台独有的工作作风。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之风大行于21世纪的中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