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节流与开源并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7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后絮语

  节流与开源并重
江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且是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障。
《应在有时思无时》这篇关于节约粮食的调查,以权威部门的数据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我国粮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惊人损失,提出了降低粮食损耗的途径和办法。但限于篇幅,该文只谈了一个方面,即粮食工作中的节流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即粮食工作中的开源问题,也同样应该重视。道理很明显,因为如果没有粮食,节约粮食便失去了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大量的粮食,怎么节约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试想,如果我国现在粮食年产量还是1949年的500亿公斤,即使我们把目前从收获到消费6个环节的损失率降到零,也无法满足12亿人口的吃饭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工作中的开源问题,应该说更重大,更应该花大力气去抓。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主要是:耕地资源连续萎缩、粮食播种面积剧减;水资源日益短缺、灌溉水危机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缓慢;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等等。有关专家同时还指出,我国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也很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绝大多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相当多的农业后备资源有待开发,等等。所以,在我国粮食领域,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也就是说,对我国的粮食问题,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要一味悲观。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对党和政府一系列护粮、兴粮政策措施要狠抓落实,要咬住粮食生产不放松。
深望方方面面迅速行动起来,节流与开源并重,做好粮食这篇大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