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把话筒对准新闻——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7
第10版(文化)
专栏:

  把话筒对准新闻
——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
本报记者杨明方
1月16日,北京整顿“一日五游”的消息公之于众。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编辑室电话响个不停。许多热心的听众打来电话不为别的,只是想把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转告《新闻纵横》记者关晓东。关晓东采制的系列报道《令人却步的“一日五游”》通过现场录音,全面剖析了“一日五游”管理混乱、坑害游客等弊端。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成为此次整顿的直接原因之一。
《新闻纵横》节目自1994年10月1日创办以来,对这样的场景已习以为常。编辑室里三部“热线电话”整天响个不停,两个“热线寻呼”总是被塞得满满的,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听众来信。所有这些,令《新闻纵横》编辑室的十几个年轻人深深感动。有什么能比听众与记者之间这种相知不疑的信任更珍贵?
找到广播独有的“领地”
进入80年代,报刊花样翻新,电视迅猛崛起,广播则骤然陷入相对冷落的境地。
在争夺受众市场的竞争中,文艺类广播率先“复苏”。80年代中期,文艺台、音乐台、经济台、交通台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纷纷推出“点歌台”、“服务台”等栏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听众的娱乐需要。然而广播作为重要的舆论工具,要充分地发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功能,改进作为广播主体的新闻广播毕竟是不容回避的峻切的挑战。《新闻纵横》在全台范围“招兵买马”,十来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被罗致于麾下。从人员到位,到第一期节目播出,仅用了18天时间,结果“一炮打响”。
《新闻纵横》20分钟的节目安排得紧凑有序。前10分钟为核心栏目《今日观察》,接下来是5分钟的轻松话题,最后5分钟轮流播出“警方热线”、“国际风云”、“权威论坛”等。节目不设播音员,全部由采编人员自己主持。中央电台副台长胡占凡认为,《新闻纵横》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要把话筒对准社会,包括政府官员、权威人士,直至普通民众,实现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导向性的有机结合。
中央电台新闻中心主任王明华是第一任《新闻纵横》编辑室主任。他认为,《新闻纵横》在诸多方面对传统的“广播观念”进行了大胆突破,可以说“找到了属于广播独有的领地”。原来认为新闻广播求“短”,《新闻纵横》则较长,深度报道、背景分析没有一定的篇幅不足以说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原来认为“深度报道”可以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写,《新闻纵横》则求“快”,很多报道当天采访、当天制作,洋洋数千言,一气呵成;原来认为新闻广播是播音员的专利,讲究正襟危坐、字正腔圆,但《新闻纵横》则完全交由记者去评述,让采访对象来发言。广播的优势何在?王明华认为有二:一是录音的现场感,报道本身就是生活的音响剪辑,这种效果为文字记者通过转述表达所不及;二是采访的隐蔽性,对不便公开进行的采访可以轻而易举接近信息源,电视记者对此则困难得多。
采访是吃苦的同义语
人们很难想象,《新闻纵横》编辑室的办公场所只是一间不足七平方米的小屋,三张桌子和一个沙发严严实实地各踞一方。
不过,与采访的波折和艰辛相比,《新闻纵横》编辑室的年轻人觉得,办公室挤点儿倒显示出同事之间的紧密和亲切。《新闻纵横》是抓问题的节目,里边有不少批评报道,这无疑给采访增添了难度。记者所到之处无人招待不说,有时还得忍辱负重。
1994年岁末,为了采访“挂历之战”,记者郭峰身背录音机、手持话筒走进了挂历市场。正当郭峰举起话筒履行记者职责时,卖挂历的小贩恼羞成怒,劈手要抢他的录音机和话筒。郭峰用身体护住了器材,却不记得究竟挨了几拳。
还有女记者孟昕对外地民工聚居区的踏访,李跃强采访“紧急电报”的昼夜兼程,赵连军在烟台早上到、白天忙、晚上走的“旋风式访问”,以及胡国华“一次说谎、一次冒险、一次感动”的经历……有这样踏实的采访作风,何愁没有打动听众的佳作呢?
《新闻纵横》是一台“连轴转的采访机”,记者们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1995年10月新接任《新闻纵横》节目总监的中央电台新闻部副主任蔡小林曾几度答应接受记者采访,但每次在约定的时间都正忙得不可开交,令人不忍打扰。
在引导艺术上做文章
据统计,《新闻纵横》开播至今,正面报道占60%,批评报道占30%,中性报道占10%。中央电台副台长胡占凡认为:舆论引导艺术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正面报道如何增加可听性,批评报道如何产生积极效果,中性话题如何实现正确引导。道理很简单,正面报道如果挖掘不出能打动人、说服人的内容,缺乏新颖独特的表达手法,将只能是拙劣的说教。当许多人抱怨世风日下的时候,孟昕采访北京大学学生“爱心社”的情况,和学生同吃同住,挖掘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帮教师擦黑板、清扫积雪、扶正自行车……十分钟的节目,奉献给听众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心社。
对社会问题类报道,《新闻纵横》在开创之初就确定了一个原则:办节目不是为了出气,图一时痛快,骂一通完事,而是要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曝光之前就要预测曝光后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胡国华采制的《却待动脉畅通时》到王同业采制的《孔府门前一条街,心惊肉跳走一回》,从包军昊采制的《岳阳楼为谁而哭》、法展采制的《姑娘,何处是你家》到侯永生新近采制的《四川德阳发生塌楼事故》,《新闻纵横》的批评性报道中,90%以上都有积极结果,并且作了连续性的跟踪报道。(附图片)
图为《新闻纵横》记者在机房赶制节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