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寻求希望与再生——王府井新华书店搬迁一年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7
第10版(文化)
专栏:

  寻求希望与再生
——王府井新华书店搬迁一年小记
孙秀艳
1996年元旦,王府井外文书店内,一部新开的电梯把人们导引进设在三四楼的王府井新华书店。一张张彩色包装纸点缀了新年的祥和气氛。营业员们折折叠叠,顷刻间一个个漂亮的礼品包装打好了。王府井新华书店实行买礼品书免费包装三天,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一年多以前,这家书店的去留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没有哪家书店的影响力能与它相媲美。从1949年到1994年45年间,它已经把20多亿册图书送到了读者手中。来到北京,许多人宁愿不去故宫北海颐和园,也一定要到王府井新华书店,寻觅几本好书,带着喜悦离开北京。
不忍离去的读者
因为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1994年11月13日成了王府井新华书店在旧址营业的最后一天。读者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带着一份依依惜别的心情,他们要和这家老店说声再见。20多年来坚持利用休息日义务站柜台的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丛明礼先生赶来了,60多岁的老经理王建升也赶来了。读者们激动地留下自己的赠言,许多读者购书之后久久不忍离去。在他们眼中,王府井新华书店已不仅是个商家,而且是一位情深谊厚的挚友。
“借台唱戏”的艰辛
王府井新华书店搬走了,但它并没有消失,还在千方百计寻求重生之路。在领导和同行业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开始了“借台唱戏”。在搬迁47天后,王府井新华书店又在王府井外文书店的三楼四楼和崇文区花市新华书店的二楼重新开业了。
1995年元旦,最后一个告别书店旧址的读者祖国培又第一个走进了设在外文书店内的王府井新华书店。许多读者也闻讯纷至沓来,当天来到外文书店三楼四楼的读者近两万人,他们称王府井新华书店借址开业是送给读者最好的新年礼物。
借址两处,再加上位于劲松小区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分店,营业面积仅为原先营业面积的23%。店小了,分散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的问题,人员安置、库房设置……然而书店员工咬牙挺住了。
书店的库房和办公处在学院南路,几个门市部都距离较远,送书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时找不到车,送书的同志干脆骑车走过半个北京城。有一次在花市门市部,一位台湾学者要买一本专业书,恰巧门市部已无存货,营业员骑车10多公里为这位学者取回了书。
许多读者知道王府井新华书店拆了,却不知道它搬到了哪里,书店的员工自觉地进行宣传。有的人还自制名片,写上几个门市部的地址电话,发给读者。
现在这三个门市部在去年一年内已接待了百万读者,实现销售收入2200万元。虽然与拆迁之前根本无法相比,但这其中凝结了书店员工多少汗水,只有他们自己最了解。
去年9月23日,总建筑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的当代商城开业。人们惊喜地发现,商城内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图书商品部,书店在又一个新的地点获得了生机。
何时再现昔日风采
王府井书店生存下来了,但分散狭小的店址使书店不再拥有原来大而全的优势。1995年的到货品种只有3.7万种,比1994年减少了2.5万种。
回迁日期还有一段时间,王府井新华书店的职工在焦灼地等待,虔诚地期盼。他们做梦都在重温昔日的辉煌。(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