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圈外人的冲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9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圈外人的冲击
紫剑
一位亿万富翁最近闯入美国总统选举竞技场,他就是没有任何从政经历的出版商福布斯。对多数美国人来说,直至去年年底,48岁的福布斯还是一张陌生的面孔。他从父亲手中继承《福布斯》杂志,每年都在美国内外富翁排行榜之上。去年9月,福布斯宣布竞选美国总统,开初的选民支持率只有4%,传媒揶揄为“堂吉诃德式”的竞选。
但是,进入1996年,竞选态势发生了戏剧性变化。1月13日,共和党党内总统提名候选人举行首次电视辩论,福布斯跃升党内第二。1月29日,在被视为美国总统选举晴雨表的新罕布什尔州进行的民意测验中,福布斯以29%的支持率升至榜首。同日,在阿拉斯加州的民意测验中,福布斯仅以微小差额居党内第二。2月1日,传媒再度于新罕布什尔州举行民意测验,福布斯继续以31%的支持率维持榜首的位置。
福布斯的跃升,令人刮目相看。纵观近几届美国总统选举,圈外人并未对职业政治家构成真正的威胁,但是,他们对美国政坛的冲击却很大,从中显示出90年代美国大选和政坛动向的新特点。
其一,是美国的总统选举日益变成“政治广告宣传战”。做广告,自然离不开钱。但是,职业政治家动用政治捐款要受竞选财政法律的限制,亿万富翁自掏腰包却无人能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福布斯至今已在竞选上花掉1800万美元。这是福布斯支持率短时间里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尽管福布斯的竞选纲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他有钱买时间让你听他在电视上说话。在美国大选中,谁要是能掏钱,肯掏钱,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入场券。
其二,美国选民近年来对传统的政治运作产生了极大的厌倦。岁末年初,国会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总统因预算危机导致部分政府机构两度关门,其频率和延续时间均在美国历史上创下新纪录。公众对将党派利益凌驾于政府正常运行之上的作法十分不满。因此,新面孔的一些新观点,往往能迎合选民的变革心理。
面对圈外人士对政坛的冲击,美国选民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选民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新人。另一方面又觉察到他们有明显的弱点,尤其对某些极端主张难以认同。民意测验同样显示,67%的美国人认为,无限制地花钱作竞选宣传,对国家不是件好事。圈外人在美国政治中尚属“非主流”派,向传统力量冲击的结果如何,实难逆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