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一个中国汉子和一个日本老头的治沙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9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一个中国汉子和
一个日本老头的
治沙缘
本报记者潘承凡
王明海,一位精干的中国汉子。他干过的职业很多,记者、干部、党委书记、企业家,他还当过囚犯,他坐的自然是“四人帮”的大牢。他万万没想到,下半辈子会和沙漠捆在一起。
5年前,当他向沙漠跨出一只脚的时候,他还是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治沙种草,繁育种山羊,仅仅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全盘工作中的一个生产保障子系统,他的性格——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注定他挺身而出,领着一帮人,开进风沙弥天的库布齐沙漠。
日本人远山正瑛也没想到,他在中国到处治沙,到处栽村,80岁以后一眼看上王明海这个中国汉子,执意和他一起治理库布齐沙漠,把日本的沙漠研究室搬进了库布齐沙漠,不仅在日本游说募捐,并把自己的地产卖了资助王明海治沙,还郑重其事地向家族成员宣布:死后就埋在库布齐沙漠。
远山正瑛并非是退休以后闲得没事找事干的老头,他是日本农学教授,日本沙漠实践协会会长,日本的沙漠就是他治理完的,为此,日本天皇专门表彰过他,日本人民给他立了碑,好让他的功德万世流芳。
中国的沙漠一直叫这个日本老头寝食不安。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就在中国包头买了一块沙漠,研究治理中国沙漠的途径,侵华战争烧毁了他的理想。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向他辗转发出邀请,由于中日之间没有正常邦交,这份非同寻常的邀请未能到他手上。中日恢复邦交后,他不邀自来,在北京的密云种了一大片树,在宁夏的沙坡头种了一大片世所罕见的沙漠葡萄园……
在库布齐沙漠,他找到王明海,毫不客气地说:治理沙漠我是专家。治沙必须种树,我来帮你种树,种100万株,不要你投一分钱。
于是,一个中国汉子,一个日本老头,在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布齐沙漠里结下了举世罕见的治沙缘。中国汉子负责修路盖房、引洪淤沙、植草养羊,在库布齐沙漠一个叫恩格贝的地方盖起了一片永久性的营寨,修起了沙漠中弥足珍贵的大水库。日本老头则像一只殷勤的大鸟,在日本和中国之间飞来飞去,带来一批又一批日本义务植树者,他们的路费食宿自理,还用自己的日元购买中国树苗,种在中国的库布齐沙漠里。
草场一天天在扩大,树木一天天在增多;日本老汉的嘴越咧越大,中国汉子的眉头却渐渐蹙紧,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决定撤出库布齐沙漠,王明海是进是退,库布齐沙漠治理何去何从?日本老头也放出话来:王明海在,我在;王明海走,我走。
为了中国的沙漠,也为了日本老头,中国汉子毅然地把另一只脚也踏上了沙漠。辞去了集团的职务,委托经营库布齐沙漠治理事宜。
从这位中国汉子的血管里,我们似可看到愚公的血脉精神。因为向沙漠宣战,比挖一座王屋山更难看到成功之日。王明海曾说:库布齐沙漠我是治不完的,但我可以向世界证明,沙漠是可以治理的。无独有偶,日本老头对中国愚公也情有独钟,中国不少报刊称他为“洋愚公”,他颇为自得,逢人便以此自诩。他不仅要把自己的老骨头埋在库布齐,而且他还要儿子和孙女继承他的事业,到库布齐来治沙不止。愚公精神,成了沟通中国汉子和日本老头的共同精神纽带。
“洋愚公”在库布齐沙漠是充实的、愉快的。在日本,他有着极高的威望,日本人几乎无人不晓他的业绩,他在日本演讲募捐,再大的官员,再大的老板,见了他都“哈依”、“哈依”,天皇曾几次垂询恩格贝植树治沙事宜。在中国,他有着全力宥助他完成理想的王明海。他说,在这儿挖个塘,王明海立刻派人去挖;他说,那儿的沙漠先引洪淤一下,明年好种树。王明海立刻组织人去筑坝拦洪;甚至他说,盖个新厕所。几天后一座风格独特的大厕所便矗立在沙漠里。
中国汉子不懂日语,日本老头不懂汉语,可他们是那样的心领神会,那样的声气相通……只有一样事,中国汉子瞒住了日本老头:资金告罄。
去年8月8日,恩格贝搞了个简单朴素的庆典,庆祝植树100万株,中国汉子和日本老头共同植下了纪念树。兴致勃勃的日本老头对中国汉子说:“这100万株植了5年,太慢了。明年开始每年植100万株,你拿1/3的资金。”中国汉子照例点头,说:行。
行吗?即使种每株树按3元钱计,中国汉子要拿100万元人民币,他拿得出吗?
中国汉子想了很多办法,但很难有所作为。
库布齐沙漠植树活动已经暂停,日本老头飞回日本,去让那些日本人对他点头“哈依”,心甘情愿地捐出口袋里的钱。中国汉子在国内四处奔波,为了往后每年植100万株树,也为了他和那个叫远山正瑛的日本老头在库布齐沙漠里结下的治沙奇缘……(附图片)
(图为王明海与远山正瑛在研究治沙方案施长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