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提倡自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1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提倡自省
李汉秋
新出版的《卢嘉锡传》载:科教名家卢嘉锡走上高级领导岗位后,为自己题写了“三省”作为座右铭:“吾日三省吾身:为‘四化’大局谋而不忠乎?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术而乏创新乎?奖掖后进不落实乎?”这种自省精神很值得提倡。
自省者自我反省、自我省察也。作为修身的一种方式,其来久矣。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参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被推为自省的经典。自省贵在自觉,严以律己,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无情地自我解剖,严格地自我批评,及时地改正自己的过错,把过和恶消灭于萌芽状态。这在今天仍应作为有益的修身方法而加以继承。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修身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升华自己的人格。当然,对于不同时代的不同人,悬以为镜的人格理想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具体条件下自省的内容也会有变化。卢嘉锡说,“为了适合我自己的情况,适合时代的要求”,遂把“曾子曰”现代化为上述的“卢子曰”。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他奉行为大局“谋忠”,作为杰出科学家他追求“创新”,作为教育界前辈他注重“掖后”。三重任务,三种圭臬,时时自省,刻刻自励,为达于至善,卢老可谓皓首不懈矣!
古人讲修身有时带有脱离社会实践、闭门修养的倾向。中国共产党人则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讲究修身,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集中的理论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躬行人格修养。一九四二年,一二九师想通过给刘伯承祝寿对部队进行一次政治教育,刘伯承心里非常不安,特地写下“自铭”:“勉作布尔什维克:要在执行党的正确路线中把握当前具体情况实现之;要在危难中发挥顽强性;要在实践中致力学业。”他一丝不苟地践履“自铭”,成为道德楷模。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提醒全党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建国后绝大多数同志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身居高位而严于自律。一九五八年,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下去视察时规定了“三不准”:不准请客、不准迎送、不准送礼;“三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年经济困难时他又给自己规定了“三不吃”: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蛋,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改革开放开始不久,邓小平同志向全党打招呼,要防止被腐蚀。我们的大多数干部经受住了改革开放的考验,葆有人民公仆的本色。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号召,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加强党性锻炼。他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他提出,“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就是要求具备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维护这种人格的尊严就要自重,要保持这种人格的纯正就要自省,防止这种人格的下滑就要自警,追求人格的升华就要自励。这就把修身问题提到新的高度,把继承发扬我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结合起来,为新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