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科技兴镇的依靠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14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技兴镇的依靠力量
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党委书记李新民
我于1992年2月担任旧城镇党委书记。当时全镇731名党员中,文盲433人,23个村党支部书记中文盲、半文盲16人,全镇青壮年文盲6022人。1991年全镇农业产值500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2元,镇财政收入38万元,要靠国家财政补贴50万元才能发齐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
我来旧城镇之前,曾在县农业局分管农广校工作。因此,我一到旧城镇,就调查了该镇农广校1988年毕业的20多名学员的情况。结果发现不少农广校学员利用所学的技术致了富,成为全镇的佼佼者。事实使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识到,农广校是培养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的阵地,是走科技兴镇之路的依靠力量。
为了办好农广校,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经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抽调专职人员办学。镇里为农广校投资24万元建了二层16间教学楼,添置了彩电、录放机、录像带和教学桌椅,还划拨了120亩土地作为农广校的实验实习场地。镇党委、政府动员全镇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农广校学习,并制定了七条优惠政策。四年来先后招收学员550人,已毕业368人,现有在校生182人。
四年来,我镇扎扎实实抓农广校教育,结出了丰硕之果。一是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在500多名农广校学员的带动下,1995年2万亩小麦攻关田亩产402公斤,比传统种植方式亩产增收100公斤,生产成本降低25元。全镇每年套种棉花1.5万亩,亩产值1500元以上。二是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全镇黄牛饲养量3.1万头,户均3头多,生猪饲养量3.5万头,户均3.5头,比1991年增长三倍以上,产值达3300万元。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1995年乡镇企业产值达4.1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0元。
如今,全镇有幼儿园,小学24所,中学3所,8480名中、小学生上学全部免交学杂费。我镇建立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了500门程控电话和寻呼台,村村通车,镇上14条街道和工业区全都铺了柏油路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