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加工不同法 药性有差异 药材质量大有讲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16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加工不同法 药性有差异
 药材质量大有讲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绵之
药材用于防治疾病早在西周时期便有了文献记载。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药材,并发展了药材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药理。当今见诸正式文献的药材已达八千余种,临床常用的也在五百种左右,植物药最多,动物药次之,矿物药和化学药又次之。由于药材品种繁多,产地不一,加之采集加工、贮藏保管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药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产地不同,质量不相同。如大黄,产于西宁的,不但有芳香,而且花纹颇美,故称“锦纹大黄”,服后虽泻大便而腹不痛,其它产地的既无此纹理,气味亦不佳,服后腹痛,质次者甚至不能通便。
 品种有差异,则质量有差异。如柴胡,既有南北之分,又有大叶小叶之异。大叶者不可作药用,某研究室曾误购大叶柴胡,结果实验动物都中毒死亡。
 采集时间不同,质量也不同。一般以根入药者,采于二月八月为宜,八月采者尤佳。以苗入药者,当取肥嫩者,如茵陈。以叶入药者,当取老而肥厚者,但桑叶须经霜为宜。以花入药者,当取含苞未放者佳,如槐花、玫瑰。今亦证实,荞麦花绿色时含芦丁成份最多,色白时含量大减。
 贮存保管也影响质量。除矿物和贝甲类药外,都须防止受潮,以免生虫或霉变,尤其是芳香类的植物药如荆芥、薄荷、苏叶、藿香之类,贮存不合理,保管不得法,虽未霉变,其气味消失,功力大减,其挥发性成份可因贮存保管不当而减失。
 此外,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若不依法炮制,其药效必不能完全。如熟地须九蒸九晒,其味甘而不苦,性温,滋补肾阴之功全。半夏生者有毒,食之呛喉,甚至声带麻痹,炮制后则无毒。这都须按照“炮制规范”加工。否则不仅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药材不同于一般商品,全国各地的药材市场必须由各地主管部门责令专业人员严格管理,不仅要严惩贩卖伪劣药材的人员,还要对饮片加工严加限制,以保证临床疗效,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