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小记伦敦蜡像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17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域外采风

  小记伦敦蜡像馆
胡浩民
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伦敦蜡像馆,在1802年由玛莉·塔索(MarieTus?sand)创立,近两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现在,坐落在伦敦敦贝克大街的这座蜡像馆,每天都是观者如潮。笔者去年12月初实地体验了排长队看蜡像的滋味,从中也思考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伦敦蜡像馆经营如此成功,而国内不少地方建起的蜡像馆热一阵便冷下来?
一是蜡像的艺术性。蜡像是仿真的艺术,是真实的人物形象的艺术再现,蜡像不像便没人看。游客尚未入馆,橱窗里的游人与蜡像合影的相片已令人产生艺术上的共鸣,因为真假难辨。刚入馆门,一位小男孩倚在栏杆上笑面迎客的蜡像,就博得多少小观众的欢心!许多带相机的父母都不失时机地让小孩和蜡像小朋友“合影留念”。入馆以后,主办者别出心裁地运用电视实况录像,反复播映艺术家细心地量度一名女模特的身材创作蜡像的过程,包括用卡尺量女模特的腰围、眼距、假眼球与真眼球的比较等。女模特的蜡像复制品维妙维肖,无论在身材、面貌、毛发和皮肤的颜色都与真人无异,让人真假难辨,使观众赞叹艺术师的鬼斧神工,竟然把一个活生生的女性形象塑造得那样逼真完美!
二是蜡像的广泛性。伦敦蜡像馆里的人物,有相当一部分是老百姓乐于接触的“芸芸众生”,如在入馆以后的庭院中,有黑人、白人;有橄榄球运动员、歌坛巨星;也有大堂招待,小家碧玉,不同年纪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的游客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生活中的“寻常人物”,这就一下子拉近了游客与蜡像的距离。游客在欣赏每一尊蜡像作品的同时,与蜡像抚肩摸头,拉呱照相,听到那些兴高采烈的欢笑声像是置身在一个“艺术墟场”。
三是蜡像的典型性。要提高蜡像的“知名度”,还要适应社会各个阶层各国游客对名人的崇敬心理,发挥名人效应。蜡像馆在选取名人造像方面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历史上的名人蜡像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英皇室成员,从古至今,阵容齐整。但对世界各国的名人则是“厚今薄古”,当代、近代的名人多一些,游客比较熟悉。各国伟人包括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邱吉尔、戴高乐、撒切尔夫人、曼德拉等。受世人崇敬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在蜡像馆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政治家和皇室成员,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宗教领袖、运动员也是蜡像群体的组成部分,这使不同国别、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年龄的各国游客,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名人蜡像。
四是蜡像的娱乐性。蜡像馆最后的一道观赏程序,是乘坐自动有轨列车参观。主办人采用现代科技,再现400多年以来大英帝国的一些历史性场面。如莎士比亚在创作室工作的场景,一边则是他创作的歌剧正有形有声地在“上演”;邱吉尔在二战中慷慨激昂地作鼓舞士气演讲的场面,另一侧是纳粹的飞机轰炸造成平民严重伤亡的惨象,飞机投弹的轰鸣声仍不绝于耳。这些戏剧性的历史场面同时播出模拟这些人物的录音声带,配上特殊激光效果,更具真实感。走累了的游客也乐得在车子上欣赏一趟蜡像们的“戏剧表演”。车子坐完了,由蜡像“演出”的历史话剧也观看完毕时,觉得花了钱来一趟很值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