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扭大秧歌的背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17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扭大秧歌的背后
高洪波
五年前在东北抚顺街头,我首次目睹群众(多为老年人)扭大秧歌的场面,热闹、喜庆、喧嚣,端的有趣得紧。
五年后的东北大秧歌扭出了山海关,一扭扭到北京城,扭到各处略有空地的场所,但反响并不都是鼓掌声……
都说汉族文化是熟透了的文化,沉稳、文静,鲜有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蒙族“那达慕”那样投入的狂欢、集中的放肆,说这话的人忘记了大秧歌。
大秧歌一扭,锣鼓震天地一敲,顿显节日气氛,老头老太太们化好妆,扎上绸带,往锣鼓点的节奏里一站,腰腿也马上利索了几分。故而大秧歌者,是汉文化的精粹,是老百姓直至老年人的福音,是自发的狂欢节,也是乡土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景观。
乡土文化讲究的是热闹喧嚣,一如秦腔与河北梆子,野地里搭戏台,四面望去辽阔无垠,演员全凭肉嗓子把艺术感觉一一传递,自然是覆盖面越大越好,“叫天”之称,声遏行云是也。好嗓子加上铺天盖地的锣鼓唢呐声,实在是最好的广告,谁叫乡土文化发轫之初不具备扩音器大喇叭现代音响设备呢!生生给逼出来的调门儿。
然而乡土文化的宠儿一移入城市,在林立的高楼中,在逼仄的立交桥畔,顿时显示出某种不和谐。所以我们很同情那些自发找乐扭大秧歌的老年人,他们的根或许都在农村,扭大秧歌这一行为方式本身就能唤起他们久远的童年记忆、节日回想,他们投入地扭一次,踩着锣鼓点的同时,也踩在了乡土文化的命门上。但我同样更同情那些被喧嚣与噪音困扰不堪的居民,他们久居都市习惯宁静,听一听交响乐或轻音乐是一种放松的享受,是美妙的音乐浴,可是您强行将旷野上的大轰大嗡移到他窗下,他确实有受不了的感觉。
听说已有高明者采用小音量和录音机方式,使扭大秧歌的“发烧友”们两全其美,既不干扰别人,又能尽兴扭之,若真如此,大秧歌当然可以扭下去。
去年我随一个作家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意外地发现贝尔格莱德出奇地宁谧,平和,但人们也有街头娱乐:诗朗诵。
诗人们很随意地组织起来,往广场中心一站,开始朗诵自己的杰作,没有花太大的力气组织,四周马上挤满了听众,从学步的幼儿直到白发老者,听众静静听,自由来去;诗人认真读,全力投入,当然,要辅助以扩音器。
诗朗诵的文化背景,当属于都市。我指的是街头、广场的朗诵。
只是在中国,除了“大跃进”时代之外,确确乎久违了。中国素称诗歌之国,大秧歌兴而诗歌衰,未必值得一味鼓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