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拒绝油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17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习水杯文艺短论征文

  拒绝油滑
冯日乾
鲁迅有句名言:油滑是创作的大敌。而今,油滑却成了演艺界一些人竞相追逐的时髦。
数月前,在一个会议期间,我曾与众多的代表一起,观看了一场省级水平的文艺晚会。节目之一是由尹相杰、于文华唱红的《纤夫的爱》。对尹、于二位的演唱我觉得舆论界有点太过恭维,岂料眼前步后尘的“哥妹俩”的表现,不仅使人大扫其兴,而且令人感受到一种被戏弄的不堪。请听——
女唱:你一步一叩首哇,没有别的乞求,只盼拉住我妹妹的手哇。
男(以相声演员逗哏的语气)问:怎么样?
女唱:跟你并肩走。
男(似戏曲小丑面向观众)说:这还差不多!
女又唱:只盼日头它落西山沟哇。
男插问:怎么样?
女接唱:让你亲个够。
男又说:够意思!
——两位演唱者,一位是省上名歌手,一位是高等学府女教师,人们有理由断定他们是分得清何为认真何为油滑、何为高雅何为鄙俗的;他们在演唱中那么独出心裁地插科打诨是主动自觉的,而不是被迫违心的;他们是在有意地回避艺术的严肃、真诚性,而着力地追求表演的油滑、庸俗以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
这事例并不极端。广播、电视上随时可见:许多有听众观众参与的娱乐性节目,常常是拿一些幼儿园小朋友玩的题目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出洋相,同时配上演出现场的观众事先准备好的笑声以增强“艺术”效果。节目主持人之间也往往胡拉乱侃个没完,甚至有互相打情骂俏的。一位被邀作群众演唱会嘉宾主持的秦腔演员,面对当地女主持人竟然开口“你长得很心疼”,闭口“咱俩很般配”,直逼得对方声明“你的玩笑开得过分了”才肯收场。至于邀集一伙港台男女歌星嘻嘻哈哈你推我搡神经兮兮地发些毫无意趣并不幽默的噱头更令人不可思议。
这是一种乖戾扭曲的审美趣味,视肉麻为有趣,将贫嘴当幽默,用眩惑感官代替拨动心弦,以装腔作态挤兑纯朴自然,最终会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消解掉,即使文艺本身流于下品,也引欣赏者到软绵绵的烂泥里去。
也许,不可简单地说文艺可以误世或可以救国,但说它有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作用怕是错不了的。唱“洪湖水,浪打浪”长大的一代与高喊“让我一次爱个够”的一群,其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就有很大的差异。
作为个人,我无力阻挡谁放弃高雅追求油滑,但作为欣赏者,却有拒绝接受的权利。那么,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一个成熟的民族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