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增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3
第2版(专页)
专栏:

  增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民建中央副主席万国权
近三年来,苏南、上海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民建同志感受最深的可概括为“五个一定要”。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道路。苏南、上海,基础、条件、优势各不相同,但都做到两三年大变样,关键在于他们善于把中央的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实践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抢抓机遇,看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张家港和上海在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上都有一个“三、二、一”,又各具特色。张家港坚持以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外向型企业“三个为主”,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目标”。上海则适应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提出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方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国有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优势。他们的经验很值得各地思索和借鉴。
一定要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苏南和上海的发展变化,是干出来的。关键是各级领导班子具有创业、开拓、拚搏和奉献精神。他们认为,搞市场经济,“等、靠、要”没有出路,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创大业。他们对发展的看法是,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同时又注意把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强调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十六字的张家港精神,集中反映了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
一定要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不论苏南还是上海,在推进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各项改革时,都比较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注意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前进中的各种矛盾,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定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次苏南和上海考察,给我们最深的一个印象是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近来关于张家港的宣传比较集中。张家港从一个苏南比较贫穷落后的乡镇一跃居于全国百强县前列、原来的农民转变成文明市民。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奇迹,昭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上海在开放力度大、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委还要求党政领导干部都要交“两张答卷”,使精神文明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的成功,关键是领导的远见和重视。他们把提高人的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看作是最好的投资环境,舍得投入、抓得扎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一定要把国有企业搞好,使国有经济形成新的优势。只有搞好国有企业,发展才有坚实、健康的基础。苏南特别是上海,形成了六大经济支柱,纺织业的调整很有胆略;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使改革在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在政企分开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上海的做法,为全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经验。
总之,通过考察,进一步增强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也感到民主党派自己的责任重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