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寻常百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3
第4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寻常百姓
柯岩
人生的路很长,遭遇不幸的或然率极大。不幸的种类又很多,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生活中最大的不幸呢?难道世上还有连死亡也无法终结的不幸吗?是的,有。
那就是:假如你有一个弱智的孩子。
你有一个弱智的孩子,不会吃,不会喝,不会思考,生活不能自理,无时无刻不需要你全神贯注地料理。偏偏他是你的亲生骨肉,连着精血连着心,无论是由于遗传基因,还是因为后天的事故,你对他都有一种难以诉说的负疚。因此,自打你确认他弱智的那天起,你的天空就开始布满乌云,你的身心就戴上了镣铐。你从此没有了自由,没有了安宁,无论你是在工作、学习,也无论你是在吃饭、睡眠,你的心都同时为他在痛苦中煎熬,在希望与绝望中往返,就像在烈火在寒冰中轮回。不但在你有生之年无时无刻不在为他担忧;甚至怀着深深的恐惧,牵肠挂肚在你生命终止之后,他可怎么活下去……
这样深重的苦难,没有亲临其境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没有一个弱智的孩子,你很难对这样的不幸感同身受。
令我深感惊奇的是:生活居然把一个与弱智儿童毫无瓜葛却全心全意为弱智儿童服务的人送到了我的眼前。他的名字是:李秋存。
李秋存是一个推拿按摩大夫,早在1984年他的事迹就曾在《羊城晚报》上刊载,被誉为“推拿神手”。李秋存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但自筹资金,开设了一个小小的义诊医院,而且还和北京红十字会合作,创办了一个秋存弱智儿童康复培训中心。
在他的弱智康复中心,那些孩子爱他爱得不行,只要一见他的身影,甚至仅仅只听到他的脚步声,就嬉笑蹦跳大声欢呼:“李大大!李大大,来了!李大大来……”那份热烈,简直非常人所能消受。这些孩子因为弱智,从来不会弄虚作假,过去,连自己的父母都打,为什么现在这么爱他?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教育的成效,也是爱的回报。
于是,我多少有些困惑地问他:“世上可怜的人多了,为什么你选了他们?”
“因为他们是可怜人中最可怜的。他们是那样无助,又无辜。世上各种不幸多多少少总有点主观因素,而他们却是完全无辜的。”他沉吟了一下,又说:“他们的家长甚至比他们还不幸。”
半晌,他又悠悠地说:“你知道吗?全国这样的孩子有1000多万。”
1000多万!这更是我从不知道的事,好像一个惊雷炸响在我的头顶,我不禁哆嗦了一下,“这是调查来的数字。”他说,“我原来也没想到,这几乎相当于欧洲几个中小国家的人口了。”
“可你的康复中心才几十个床位。……”
“是呵,所以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管理与治疗的路。首先,我想:得树立弱智是可以治疗的信心。”
“是可以治疗的吗?”
“当然,”他说,“不是说每个孩子都可以恢复到正常。在当前的条件下,这未免是痴人说梦。但是,让其中大部分能生活自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去参观过他的康复中心。开业时,刚来的孩子连哭带叫、乱打乱闹,而半年一年下来,不会说话的会说话了,不会走路的会走路了,大多规规矩矩,衣履整洁,行为礼貌,不但能自己吃饭,自己洗漱,而且还会排排坐、列队行走,大都能唱歌,数快板,说“三句半”,有的甚至还跳起了迪斯科……
也就是说,确实在每个人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中心”副主任金敏秀说:“首先,是李大夫综合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研究出一套独特的穴位推拿按摩手法,每天带着几个学生轮流给孩子们治疗。其次,就是老师们的培训教育呗!”这位把自己的多半生已献给了幼教事业的女同志浅浅一笑说,“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同情心、爱心和耐心呗!”
好一个同情心、爱心和耐心!她说得轻巧,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不但是24小时全天候的优质服务,还是充满无偿奉献精神的慈母心肠。由于大部分孩子刚来时粗野多动,刚开始时,几乎每个老师身上都伤痕累累:抓伤、挠伤、扭伤;青伤、紫伤、鲜血淋漓的伤……可他们仍然矢志不移,千遍万遍地给他们抓屎擦尿,沐浴盥洗,不会吃的一口口慢慢地喂,不会拉的就一个个用手指往外抠大便。千遍万遍地重复同一个词地教说话,教得自己至今嗓子嘶哑;千回万回同一个简单动作,教起立,落坐,教得自己都快成了机器人……
难怪孩子们临毕业时在恳谈会上齐声朗诵:“康复中心是我家,秋存伯伯像爸爸;康复中心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时,不但在座的家长涕泪横流;就连来宾中身经百战的将军或惯见人生悲喜的医生护士都为之动容。
“我们共同的梦想是,”李秋存淡淡地说:“随着他们慢慢长大,逐渐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劳动……那么,不但他们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且,也就解放了他们的家长。”“从已经毕业回家的几批孩子看,都没有反复,那就应该继续巩固提高呀!可惜,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太少……这实在是,也应该是:高精尖的科研项目啊!”
他的目光中出现了遗憾,遗憾中又充满了希冀。这种目光我在我许多采访对象的眼睛里见过。他们当中有的人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有的是万人敬仰的英雄豪杰。有的呢,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因此,我称这种目光为理想之光。并且一见到它,就情不自禁地眼睛潮湿,心里发热。
如今,我在李秋存眼里又见到了这种光芒。
只是,我所有的那些采访对象都走过了一条艰难险阻,坎坷不平的路。
那么,李秋存呢?
我知道李秋存从小爱好文艺,学过音乐,曾在一个地区文工团呆过,因为在感情问题上受到挫折,从此远走他乡,最后成为一名推拿医生。
当我采访他时,他说:“我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可从小读了不少杂书。什么仁人志士传奇,革命回忆录;江湖奇侠传、施公案、济公传;乱七八糟地一脑子,全都混一块儿了……”
哦!谁说文学艺术没有教化之功?只不过有志者追求崇高,卑鄙者汲取卑鄙;苦孩子想侠义;饱暖者思淫欲;小蜜傍大款,嫖客找妓女;投机者学权术,想财的谋暴利……各取所需而已。
“你知道我在区市文工团待过几年。你还别说,那会儿成天强调下基层,劳动锻炼、改造世界观……苦是真苦,可看到老百姓比自己还苦,也就心甘情愿拚命干了。现在想想还真不赖,反正比成天教唆年轻人吃喝玩乐强……”
好一个李秋存,他居然还敢肯定劳动锻炼和改造世界观?又一想,他不怕,他不吃皇粮,又不评职称。他说他的真话,办他的实事,我不禁暗暗点头。他不傻,也没病,套一句时髦的话说吧,你有的只是点“平民情结”。
“我本来就是一个平头百姓么。”
“平民情结”,这是一种素质。一种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产物。是自尊、自强、自立,身上始终带着寻常百姓中的朴素美德与凛然正气,眼睛始终看着寻常百姓,愿意苦乐与共,胸怀博大又肯服务于社会的人生态度。
哪个社会寻常百姓中有“平民情结”的人多,这个社会必然道德高尚,和谐安定;哪个国家的官吏中有“平民情结”的人多,那个国家必定政治清明,繁荣昌盛。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还要继续思考。我只能默默祝愿李秋存能永远保持他的“平民情结”,即使他的企业大大发达,他的大楼高高矗立,他真的成为声名赫赫的慈善医疗家,他也不能把自己的人生乐曲改弦易调。
我也希望我们社会里那些“聪明人”,不会再把所有有“平民情结”的人视为异己,骂做“有病”。否则这样的“聪明人”越来越多,那就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短视,而必将导致整个社会弱智了。
我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