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姥姥家门口唱大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3
第4版(副刊)
专栏:

  姥姥家门口唱大戏
刘向东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宝贝外甥一块去……
我喜欢这个歌谣,想它,唱它,尤其是在年头岁尾。又到年根儿底下了,将其抄录于纸,反复玩味,恍若童年在姥姥家门口看戏一般。提笔想写点什么时,便又想起鲁迅先生那篇有名的《社戏》来。我想鲁迅先生也一定是很喜欢这个歌谣的,你看,他笔下的赵庄,不就是在“姥姥家门口”么,并且,赵庄请戏,“姥姥家”那个村子是出了钱的。这情景,与我的故乡是多么相像。
我的故乡在京东山区。京东人好京剧、评剧,最好皮影儿。腊月正月,几个村子合伙请戏,或草台班子不请自来,人们统统称之为“大戏”。当然,戏台总是搭在“姥姥家门口”的。
我的姥姥家在一个小镇,二三百户人家,通京、津、唐、承德,也算一方繁荣之地。每唱大戏,姥姥家来人接,一辆独轮车、两只箩筐,载着年货而来,走时一筐倭瓜、木炭之类的杂货,另一筐里坐着个我。
开台唱戏的日子,山野空了,村庄空了,在山野里钻了一年的人们,把腰都挺直了。人们老早就在台下占了地方,站在板凳上,把夕阳扛在肩头。待日落,甭说是戏台下,就是整个镇子也乌黑一片了。你来看戏,我来看戏,你来看我,我来看你,淡化了各自的村庄和姓氏,甚至,忘了自己。
很多人是从几十里以外赶来的,呼朋唤友声,声声好音韵。那些支锅搭灶卖小吃的,那些提篮背篓卖山货的,唱一般的叫卖,有板有眼。那唱一般的叫卖,似乎也只有在唱大戏的日子方有,如同大戏的一部分。
每逢这个时刻,“姥姥们”总是异常激动和慷慨,为那祥和的氛围和古老的平平仄仄,她们把心思扯出老远,她们献出柜里所有的体己和酿了一年的老泪。
看起戏来,最美的要数孩子。大人怕挤着我们,让我们骑在他们脖子上,站在他们肩膀上,远远地看。他们更忘不了带床棉被,等孩子们看困了,把他们裹起来抱着。
其实,看时间长了,大人们也免不了双眼模糊。若见台上“没戏”了,人们便开始活动手脚或舌头,或者趁机打盹儿。而台上呢,见不得的就是这个,总会尽快想出些办法来。记得有一回,“老将军”踱来踱去收了马鞭,接着便传来这样的对白:
“将军何往?”
“台下转转。”
“有何贵干?”
“捡几个烟头儿抽抽。”
“站住站住!我一枪捅出你的倭瓜粥来!”
听着听着,台下人就全乐了。是台上没烟抽了?是嫌吃的不好?或许是,或许不是。总之,加点佐料,大家都觉得有滋味。那滋味,让人久久回味。
我父亲就常常沉浸在那样的回味里。他说他年少时是个戏迷,尤其喜欢走乡串村的皮影儿,总是追着看。有一回,跑了十多里山路,老远听得“冬冬锵锵”地响,看见影窗上人影摇动,边跑边看,边看边跑,掉进了水塘。素不相识的大嫂领他回家烤棉衣,他呢,隔着门缝儿看了半宿。说起看戏的事来,父亲似乎还有些遗憾,为没有记住更多的唱词而叹息。他说你二伯看戏那才叫认真呢,都散场了,人走光了,他一个望着戏台出神,说怎么还不开场呢?凡二伯看过的戏,都印在心上,照片一般。
真让人怀恋啊,那歌谣,那戏,那不咸不淡的乡风。而今,乡亲们有了电视,有了更好看的戏了,而他们总也忘不了那“大戏”,那热闹儿。姥姥说,打开电视才知道,小小屏幕容不下皮影儿。姥姥又说,赶上停电,自个儿唱自个儿的心事,烦了,就想到门外转转,有时坐一坐,大门口石头冰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