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政府统筹校企联姻社会参与许昌社区学院办出职教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府统筹校企联姻社会参与
许昌社区学院办出职教特色
编者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如何办好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人才?许昌社区学院“政府统筹,校企联姻,社会参与,联合办学”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建设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有效。因此,地方政府在抓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这当中,政府统筹是关键。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许昌社区学院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本报讯河南省许昌社区学院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对口、适销对路的各类专门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今,社区学院被誉为当地的“科学院”和“人才库”。
许昌社区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没有级别,没有编制,既“民办”又兼“官营”的新型职业技术学校。它以许昌市财税学校为依托,联合许昌商业学校等10多所普通中专、干校、技校,形成了既紧密又松散的覆盖全市的职业技术教育网。
社区学院实行董事会的领导形式,董事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教育、计划、人事等部门的领导以及全市5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组成。学院通过董事会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决定办学方向,协调人才市场,确定专业设置,安排招生计划,帮助筹措办学资金等。他们根据原有的10多所学校的办学能力设置专业,在师资、图书资料、仪器和校舍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优势互补,形成办学合力。学院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开设专业,优先保证企业对毕业生的需要,使企业变原来的用人招工为提前招生,变原来的各自临时培训上岗为超前系统培训。
为使参加升学考试落榜的高、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深造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市政府在有关政策允许范围内,赋予学院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农村户口的学生被学院录取后,市里直接划拨户口指标,解决“农转非”;学生入学前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毕业后按协议由用人单位安排就业;在招生计划上,大专和中专名额分别依托电大和职业中专指标等。这些政策不仅增强了学院办学的吸引力,而且使学生毕业后取得了合格学历,及时上岗就业。
许昌社区学院运作3年来,设置工科类、经济类、涉外类专业33个,招生达5000多人,向企业输送各类实用技术人才1800多名,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政府满意。地方财政不增加办学经费,利用现有场地、设备和师资条件办学,加快了地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二是企业满意。学院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设置,为企业及时输送各类技术人才。三是学校满意。联合办学使师资、设备和场地有了用武之地,并且改善了办学条件。四是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因考试落榜,对前途失去信心。许多家长害怕孩子流向社会,染上恶习,社区学院的创办,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许昌社区学院实行“政府统筹,校企联姻,社会参与,联合办学”的经验,前不久引起了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他们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地方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新路子。(赵宝森朱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