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美国军事干预新特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4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美国军事干预新特征
黄晴
2月底,按照计划,美国将从海地撤出部队,结束对海地的军事干预行动。近一年多来,美国先后出兵海地和波黑,在这两次军事行动中,美军迄今几无伤亡,被视为冷战后较为成功的军事干预。
从美国这两次军事干预的进程看,美国冷战后的干预政策吸取了在索马里失败的教训,具有如下特征:
以实力为后盾,以武逼谈,以武逼和。在海地,美国的集结兵力、盘马弯弓之势形成外部压力,通过美国前总统卡特等多种渠道进行谈判,从内部攻心。在波黑,美国以炸逼和,配以外交斡旋。在两次军事介入中,美国都是在当地先形成避免军事冲突的政治形势后迅速出兵,收到了不战而屈人的效果。
选择有利时机。在海地,军政权缺乏执政基础,难民问题又造成危机势态,这都给美国出兵形成一种“顺理成章”的形势。在波黑,内战久延,人厌言兵,南联盟又急于摆脱受制裁的孤立状态,这也使美国介入有建瓴顺势之效。
打国际社会之旗,形成美国主导,多方参与之势。冷战后,美国在对外干预中注意取得一种国际合法性,并且力求拉有关各方参与。在海地,美国的行动先是取得联合国和拉美国家的认可,后又将指挥权移交联合国。在波黑,美国在联合国决议的授权下,拉欧盟和俄国共同出兵。美国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造成自己是国际宪兵的不利印象,另一方面是为避免出现后遗症。在波黑,如把俄国排除在外,就可能造成对美不利的后续事态发展。
确定有限目标和任务期限。美国《时代》周刊把美在海地的介入说成是三步曲:确定容易实现的目标,宣布胜利,回家。在海地,美国的目标是恢复阿里斯蒂德的合法政权,阻止难民潮。在波黑,美国的目标是实施代顿协议。而当初在索马里,美国由人道主义救援到被迫介入内战,最后铩羽而归,看来美国已接受了这方面的教训。
从表面和近期的效果看,美国近年的军事介入和干预达到了其设定的目标,但从长期看,有限的目标只能意味着问题的有限解决。在海地和波黑,其内在的政治社会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如故。美国《时代》杂志评论说,美军离去时的海地形势将和美军到来时一样急迫,海地目前在政治上并未进入稳定轨道,经济形势一团糟,社会上犯罪横行。在波黑,内战各方从明争转入暗斗,冲突触发点防不胜防。在多国部队驻在期内,冲突复燃的可能性尚且难免,如一年后多国部队撤出,前景更难逆料。事实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是由本地的形势发展决定的,外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滥用军事干预还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国际局势的稳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