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过年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4
第4版(副刊)
专栏:

  过年小记
张农科
腊八粥
吃腊八粥,是“年”将要来的第一个信号,也是我毕生中最最难忘的亲情。那时不知道“十二月八日的腊日”是古代腊祭之日,是民间驱灾除疫,祈求来年平安的日子。只知道在那天将来之前,妈妈会早早地筹措红豆、玉米渣、江米、桃仁、花生。那时家里的日子穷,孩子们的嘴也馋,常常是妈妈好不容易收集到的花生,等到该下锅之前才发现少了一半。这时我等兄弟向妈妈诡秘地一笑,妈妈极亲极善地说一句:“小馋猫”,淡淡的香味便在满院飘溢。
长大成人,离开父母,每年“腊八”来临前,妈妈那个盛满母爱的邮包,便会飘然而来。妈妈年年都在邮包中详细地告诉我们做“腊八粥”的要法。可煮“腊八粥”要好长好长的时间,大家都忙于工作难得有空去煮它。常常是“腊八”已过,邮包还未开启。
那年“腊八”将至,携妻儿逛市场,发现城里的副食品商店,“腊八粥”的材料琳琅满目,妻子赶紧买了好些,说要赶在妈妈之前邮回老家去。刚刚缝好邮包,妈妈的“腊八”包又如期飞来,信中一如既往地叮嘱我们一定要煮“腊八”,吃“腊八”,那年我们真的按照妈妈的嘱咐,认认真真吃了一回“腊八粥”。第二年还没等邮出“腊八”包,妈妈便悄然离我们而去,我们却真正把这个日子记住了。
除尘
腊八一过,妈妈就早早嘱咐爸爸把家里的小扫把绑在一根竹竿上,到腊月二十三,我们过小年那一天,全家老少房上房下、屋里屋外地打扫卫生。每到这个时候,爸爸会边干,边娓娓道来:“在古代年和年相交的晚上,都要在门口、床下,以及院子里点上油灯,好驱鬼除邪,后来发展下来这个风俗被先人改成了打扫卫生,除尘。”说到这里,爸爸总会顺手捡一根树枝在地上一笔一画地写上大大的“尘”和“陈”字,继续说道:“这‘尘’与‘陈’嘛,是同音,所以除尘既指打扫卫生,又指除掉一年内不好的东西。”至此,爸爸会让我们姊妹四人一溜儿排开,一个一个地说说自己在将要过去的一年中不好的习惯和做错的事。待大家说完了,爸爸会突然大声问一声:“知道自己的缺点,明年能改吗?”我们齐声答“能”之后,爸爸便埋头干自己的活计去了。
如今我已为人之父,儿子尚小,到了除尘的腊月二十三,我也照例要领着儿子除尘,真希望能把这个家规传下去。
写春联
据说,旧时一般人吃罢年饭,才开始贴春联,而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是在吃年饭前就要开始隆重地贴春联了。爸爸端坐在八仙桌前,我们姊妹四人站成一圈,堂屋、边屋、前屋总共需要四幅春联,爸爸把它交我们四个每人一副。在老家的那一片,爸爸是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不但文章写得不错,还练就了一手好书法,方圆好几里,乡亲们家的春联大都出自爸爸之手,可唯独我们自己家的春联,爸爸从不动手。在农村,家里贴上一副好春联,会满院生辉,特别是到了大年初一,串门的会对春联评头品足。正因为如此,我对爸爸的举动挠心透了。当我们姊妹四人的春联写出来,交到爸爸手里的时候,我总躲得远远的,吃年饭前偷偷往门上一瞧,贴在边屋小门上的保准就是我写的。开始几年不太在乎,后来渐渐长大了,我特别嫉妒堂屋门上贴着的出自哥哥之手的对联。我暗自在努力,学校的写字课上格外认真,每一张废纸都有我苦练的墨迹。
又一度腊鼓频催,我赶回老家过年,带上我自己心爱的毛笔,有意要在爸爸面前露上一手,爸爸照例买来了红纸,笑盈盈地说:“来,老办法,这次你写两副,我写两副。”第一次见爸爸动手给自家写春联,笔走龙蛇,好潇洒。待我写完对联,爸爸左端详,右端详,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学无止境,业无止境啊!”的确,把自己的对联往那一摆,才发现爸爸的字又有了新长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