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关中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4
第4版(副刊)
专栏:

  关中情
吴瀚飞
出北京城往西南走,过太原至1300公里处有块地方叫关中。古人云,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为关中;今人语,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阳平关,北有金锁关,是关中。虽关名各异,但关中归一。关中又名800里秦川,南横秦岭,北坐北山,中间还飘落着一条金丝带般的渭水,潺潺东流。
进潼关沿渭河溯流而上,县县有陵,乡乡有冢,村村有墓。人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关中的黄土埋皇上”,硬是在这碎碎的一块地方上葬埋了13个朝代130多位帝王。秦陵、乾陵、茂陵、昭陵、杜陵,无论真陵还是假陵,地有亩,陵无数。
一位朋友说得好,看十年的中国在深圳,看百年的中国在上海,看千年的中国在北京,看万年的中国在关中。信不信由你,关中地肥、土厚、日子长。历史沉的能压翻秦岭,文化厚的能戳破地球。出门一转,抬脚一踏,便是皇上走过的路;尻子一蹶,随手一捡,不是块秦砖,也是片汉瓦。踏遍关中诸县,县必修志,志必载史,史必厚,上括三皇五帝,下至开放改革。西安城东60里有座小山叫骊山,山脚下有一小县叫临潼县,县不大,史不薄。母系氏族在距山脚二里半处的姜寨开过公社,周幽王在山顶上烽火戏过诸侯,秦始皇长眠山底下不得醒来,项羽在山边边的鸿门村设宴放走了刘邦,唐明皇在华清池给杨玉环搓过垢痂,介石先生听到枪响半夜翻墙上山忘了带假牙。
立秦岭巅,望关中地,看关中景,地是宝地,景是美景,春夏不亚江南,秋冬赛过加州。进西安城,住关中旅社,晨起散步至关中大街,遇一关中少妇,顺口便会说出关中八景:华山仙掌第一景,骊山晚照光明显,灞柳风雪扑满面,雁塔晨钟在城南,曲江流饮美名传,草堂烟雾紧相连,咸阳古渡几千年,太白积雪六月天。
关中谓秦,三秦,秦地产麦,麦磨面,秦人喜面。有辣子不要菜,有面不吃米,一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走遍大江南北,论吃面食有特色者秦人也。碗分老小,面讲勤懒,字有特点,硬是把面能吃出文化。说起关中人吃面,有以做法命名的,挂面、扯面、拉面、炒面、烩面;有以吃法命名的,稍子面、汤面、蘸水面、粘面;有以形状命名的,炉齿面、棍棍面、麻食面、懒麻食面、斜式面、碎面;有以原料命名的,菠菜面、苜蓿面、米面、糁糁面;有以地名命名的,岐山面;有以节日命名的,腊八面……一村有一村的吃法,一寨有一寨的讲究。但无论是做官,还是为民;无论至海角,还是到天涯,吃面是其传统,是其精神,是其命根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面不烦,隔两日不吃就恼。市长在五星级古都大宾馆请完外国贵宾,总觉不饱,打发走客人回家,再让老婆打一老碗粘面,调上油泼辣子,饱后又喝面汤一碗,把肚子里头的缝缝都灌满,再哼两段秦腔,这才算滋润、瓷实。
住关中地,喝关中水,吃关中面,不出一代,便为关中人。老远一瞅,一脸的兵马俑形象;走近一问,满嘴的古代汉语;交道一打,一个个生冷蹭倔的脾气。何谓关中人,典型的中国人也。
有的人说关中人傲,其实夜郎不是却真有点自大。凡操非秦腔者一律视为蛮旦子。暮至面馆,遇一老叟,正在吃面,香喷至极。论及关中,不乏趾高气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长安长安,久久平安,日本鬼子也只能打到潼关……说完得意地问一句:你说咱关中可是块宝地?其实追他几辈,也不知是楚人,还是鲁人。就说那定都长安的刘邦乃是江苏沛县人氏,兴盛大唐王朝的李世民也是晋地儿女。关中人谁也说不清自己是不是关中人。
自从改革之风吹遍三秦,开放之潮涌开四关,关中人脾气改了,从那日头坡里起来了,袖子一抹,裤腿一挽,也下海捞起了鱼虾。碰到老外,几辈没见过高鼻梁子、深眼窝子的老太婆也敢来两句“哈罗,哈罗,买我的,ONE元一个TWO元俩”。当官的也知道了走出去,请进来,与江苏交流干部,同山东互派领导,吸江浙人的灵气,吮齐鲁人的精神。为民的也知道,拉着红富士苹果南征广州,北战京城,女娃子也敢只身闯出潼关。如今你走进关中,日日有变,年年有新,人变、房变、景变、日子变,越变越红火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