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广州的旅游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5
第4版(副刊)
专栏:

  广州的旅游前景
常力
过去广州市的旅游景观既小且分散,可谓“满天星斗,唯缺明月”,被人说成“有旅无游”。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广州制定了远近规划,雄心勃勃,想让羊城旅游业也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很多人看好旅游业。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1994年,仅进入世界旅游收入十强的10国旅游总收入即达1920多亿美元,并且,世界旅游业已连续10年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此一增幅,远高于商品贸易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速。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旅游业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市,近年来更把发展旅游业提升到了六大产业支柱之一的高度。根据该市规划,到本世纪末,广州将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商贸、金融和旅游中心之一。
缺月亮造月亮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广州虽有包括白云山在内的旅游景区(点)70多处,但由于广州既无桂林、漓江那样的奇峰秀水,又无北京、西安那样的名胜古迹,景点多是点小、分散且不耐看,用广州市市长黎子流的话说,是“满天星斗,唯缺明月”。因此,造成广州长期以来“有旅无游”的局面,长期以来只是国外游客的过境地,旅客在穗的平均停留时间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7天左右的水平。“满天星斗,唯缺明月”一直是制约广州旅游业发展一个死结。
发展旅游业,难道除了吃祖宗留下的老本就只能“靠天吃饭”?创造了“锦绣中华”等人造景观并获得成功的深圳人的实践,给广州市委市政府决策者有益启发。
为振兴广州旅游资源而进行的“造月工程”,很快就全面启动了。
第一个堪称“月亮工程”的旅游项目,当属位于广州番禺大石镇南、堪称世界最大蛇园的“飞龙世界”;于去年国庆前后投入营运的广州“世界大观”,则可称之为广州旅游景观中的一轮皓月。占地71万多平方米的广州世界大观,汇集了五大洲古典建筑、民间风情、艺术表演,熔各地风情于一炉,聚天下八方美景于一处,从动工到投入营运只用了16个月,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经过包括旅游部门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州市旅游的三大块市场都得到了稳步的发展。通过推广“广州游”,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旅游节庆活动,1995年,广州全市共接待旅游者总人数1300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210万人次,海外旅游者在穗停留的平均时间也由过去的1.7天,上升到了目前的2.1天左右的水平。旅游创汇7亿美元,旅游总收入接近100亿元。
政府的决心
谈起如何振兴广州市的旅游业,王守初副市长说:旅游要振兴,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过去有人说,越穷才越搞旅游,越搞旅游就越穷,其实这是一种糊涂看法。我不讲大道理,只谈自己的体会。过去我在从化当县委书记。从化是广州的山区贫困县,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先发展旅游,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1992年一个荔枝节就引来了100多个项目!如今从化全市旅游业的税收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预算内工业企业。广州世界大观,开业两个月零四天时统计,仅门票收入一项即达7000多万元。以这样的速度计算,整个世界大观的投资仅用一年多就可全部收回。再看弹丸之地的香港,旅游业年创收高达600多亿港元,等于给每位香港人增加1万多港元的收入。
1994年4月召开的广州市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业提到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度来抓”,并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对旅游业的发展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实施中给予扶持。
请到广州来
如今的广州,既有一部分较有特色的古建筑,也有近代革命史迹,还有云山锦绣(白云山风景)等新羊城八景。此外,有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番禺莲花山“望海观音”,有“广州风情大世界”、“华夏奇观”等20多个大型旅游景区。近期内,广州市正在进行“一山(白云山)、一水(珠江)和三条街(步行街、食街、海鲜街)的建设,实现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到本世纪末,广州准备建设包括18个大型购物中心在内的一批商业网点群。到那时,广州全市旅游业的总收入和外汇收入的年递增率要达到18%和15%,接待旅游者人数争取年递增达5%,使海外旅游者在广州的人均停留时间延长到3天左右,逐步把广州建设成观光度假型、娱乐参与型和享受购物型的旅游城市。
愿这一理想能早日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