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火车票调价以后——怎样看铁路客运从超员到不满员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7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热点透析

  火车票调价以后
——怎样看铁路客运从超员到不满员现象
本报记者江世杰
自去年10月1日起,我国铁路客运基础票价由每人公里3.861分提高到5.861分。4个多月来,全国铁路客运需求的总形势,似乎与气温一样逐渐变冷:过去列车上的卧铺票最为抢手,现在车一开往往能听到“有需要卧铺票的旅客请到列车长办公席来办手续”的广播声;过去一些短途客车经常严重超员,现在这些车上有可能一个人占三个人的座位。于是——
有人说:客运由“热”变“冷”,说明客票价格上调的决策有误。
有人说:客票调价导致运力闲置,实际上是对运力的巨大浪费。
有人说:运力既然不再紧张,铁路基本建设的步子就可以放慢一些了。
这些说法对不对呢?记者为此采访了铁道部运输局、财务司的负责同志。
调价幅度适当
去年10月实行的客票调价,动议于1994年春天。当时,全路1993年客货运输这一块的“总帐”算出来了:240万职工忙乎一年,发送货物15亿多吨、旅客10亿多人次,却只实现了5.96亿元利润,人均不到250元,还不够开支下一年的医疗费呢!预测1994年前景更为不妙,有可能要亏损70亿元(后来,经过努力增收节支,亏损降到35.5亿元)。
因此,这次调价的目的非常明确,主要就是“相应增加运输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亏损,缓解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调整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比价关系,抑制或分散部分客流,缓和日趋紧张的供求矛盾”。
从调价4个多月来的实际情况看,“鱼”和“熊掌”已经兼得,原来设想的两个目的都已达到:
——1995年最后3个月,客票收入增加了13.5亿多元(已扣除3.24%的营业税),加上其它方面增收10多亿元,使全路1995年运营亏损额,从预计的90亿元降到了65亿元。
——1995年最后3个月,旅客发送量(人次)和旅客周转量(人公里),都比以前降低,降低幅度在17%左右。但比上一次(1989年9月5日)客票调价后的降低率,少了8—13个百分点。这说明,此次价格调升幅度适当,旅客的经济承受能力增强。
按照“定价依据成本,价格反映市场,价格调节供求”的原则,在运能长期趋紧,客流日益膨胀的大形势下,此次调价运用价格杠杆,适当提高客票票价总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紧张车种(如直达特快)、席别(如硬卧)的价格,对缓和客运紧张局面,会继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上车有座”正常
此次调价导致旅客发送量和旅客周转量降低了17%左右,短途直达快车几乎没有了超员现象,有些长途列车的卧铺票开始卖不完了。铁路内外都有人认为,这是运输能力闲置,是一种不应该产生的“资源浪费”。
我国铁路运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首先是数量不足,也包括运价偏低,因而长期以来处于紧张状态。就客运而言,铁道部曾明文规定,允许列车在始发站超员20%。这就是说,车一开就有20%的旅客花了坐票钱而没有座位。如果前方各站也都继续卖票甚至超员卖票,列车的拥挤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据说,春运期间定员108人的硬座车,最多曾挤了400来人。列车超员以后,列车员无法进行扫地、送水等规范服务,旅客应该享受的舒适得不到保证,旅客和列车员的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现在,通过提高客票价格抑制了部分客流,使这种早该改变的状况有了初步改变。
旅客运输与一般货物运输不同,不能采取“超员”的办法,以降低服务质量和牺牲旅客合法权益为代价,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客人买了坐票就应该“上车有座”;“超员”、拥挤是不正常的。
调价后这段时间客流量降低,也是不同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结果。高速公路和民航班机多起来后,短途旅行乘汽车图个方便,长途旅行乘飞机快捷舒适。只要铁路客运部门看清这种严峻形势,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铁老大”的冷面孔,在调整列车班次、提高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那就用不了多少时间,铁路客运还会由“冷”变“热”的。
运力仍然不够
短途客车和部分卧铺不满员,也不等于铁路运力不再紧张,铁路建设步伐丝毫不可放慢。
经过“八五”特别是1993—1995年的铁路建设大会战,现在国家铁路加地方铁路营业里程约有6万公里左右,复线率约29.6%;机车、车辆等装备的水平也有新的提高,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在部分地区和通道上确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铁路运输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瓶颈”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国铁路运输负荷过于繁重。据统计,“七五”末铁路运输负荷为每公里2475万换算吨公里,到1994年已增加到每公里3006万。而美国仅为818万,俄罗斯为2537万,日本为1358万,德国为380万,法国为323万。我国铁路负荷已远远超过俄罗斯,为其他发达国家铁路负荷的若干倍,国家铁路498个区段中的大部分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为保证运输不得不拚设备、吃老本,并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
——全路日均开行客车1088对,总定员数为234.6万人。1994年实际日均发送量为295.6万人,超过总定员数26%,春运、暑运高峰期超过50%以上。从总体上讲,“买票难”、“乘车难”并未得到解决,客运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明显提高。
还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每年乘火车外出的次数还会增加。如果从现在平均不到一人一次增加到一人一次多一点(印度每人每年坐火车外出为4.5次),就必须继续通过新建铁路和改造既有铁路,扩大网路规模,增加旅客列车开行对数,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大幅度提高通过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