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桥头有个农民读书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7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桥头有个农民读书会
本报记者范伟国
浙江慈溪的上林湖一带,古越瓷文化曾在这里大放异彩,其影响悠长而久远。出身于该市桥头镇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回忆少年生活的散文中说:“故乡对文化的尊重,年轻的老师们对教学的虔诚,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
而今,尊文重文之风在桥头镇方兴未艾。十三年前,这里办起了浙江省第一家农民读书协会,带动了全省农民读书协会的兴办。这个协会从当年不足二千册藏书起步,到今天已拥有一点五五万册图书,会员六千多人,经常借书的持卡会员一千七百七十多人。
二月九日,记者来到桥头镇。在雨雪交加的阴冷天气中,借用原汽车站候车室设立的镇图书室里,一位老人和两位女青年仍照常上班。屋里没有取暖器具,来借书的人进进出出,裹挟进一阵阵刺骨的寒风,他们乐呵呵地取书、登记,笑意挂在脸上。据介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里天天敞门迎客,春节还送书进村,以增添节日的文化氛围。
摆满了书的两长排书柜在两大间房里居中而立,旁边是期刊架,整整齐齐放着新到的一批杂志;桌上堆着装订成册的各类报纸。这里也是镇农民读书协会所在地。
一九八三年起,桥头镇开始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但不少农民不懂得草莓、葡萄等如何种植,一些新的农药如何使用。镇党委宣传委员黄忠潮介绍说:镇上的文化站因势利导发起成立了农民读书协会,让每村每家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报名,在乡镇企业中做工的一年交一元钱,在田里干活的交五角,就可在协会中借书。
“能长期坚持下来,还靠协会工作人员的韧劲。”在农民读书协会干了十余年的镇文化馆馆长余孟友很有感慨。协会成立后,除了增加农技类、生活类的实用书籍来吸引读者外,还年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去年,他们举办了“爱我中华、知我家乡”读书知识竞赛、智力竞答等活动,还好几次送科技书和优秀小说进村。九月二十五日是他们读书协会的成立日子,现在成了镇上的读书节。每年这个时候,书友们就汇集在一起,交流心声、畅谈心得。读书协会的活动经费不够,就组织电影下乡、社戏演出、有线电视文艺晚会来“以文养文”。
顶着霏霏雨雪,记者到离镇上有五六里路的何家村访问书友何通达。何通达四十出头的年纪,担任村党支书。他不善言谈,从一问一答中记者了解到,他只有初中文化,十余年前担任了植保员后,就从读书协会中借书,靠书中的指点去实践,才摸到了点门道。知识变成了财富,他所在村的皮棉平均亩产在慈溪市名列前茅;他不但考上了农技师,还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
图书在这里真正成了进步的阶梯。镇上办起了综合性刊物《上林湖》,作者大都是读书协会的书友;镇上和企业的青年干部,也大都在协会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下舍村一个女青年高考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一度想不开。协会派人送书谈心,使她重扬生活的风帆。三潭村一个男青年在外地犯罪,在狱中想起了家乡的读书协会,写信要求精神食粮。协会毫不嫌弃,及时将书寄上,帮助他认罪服法。后因表现良好,他被减刑两年。
在镇党委的办公室里,记者还巧遇了刚从慈溪城里接受电视采访回来的余海军。原来,小余的《乡情》、《村口》等六幅作品,将于二月下旬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中展出,于是他成了当地的小名人。只有二十岁的他,小学毕业以后就在家里自学作画。“我的成才之路靠镇上的图书馆铺就,我借了好多美术书看,也借画报看,慢慢地边画边琢磨才上了轨道。”小余诚挚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