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心系百姓奔小康——记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党委书记刘世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7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时代公仆

  心系百姓奔小康
——记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党委书记刘世范
王永建谭中英
1990年7月,刘世范到太康县逊母口镇任党委书记。当时,该镇人口有6.2万人,人均耕地1.25亩,农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乡镇企业正处低谷,滑坡严重,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金额达500多万元,3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每年靠吃救济粮的达1350多农户,39个村支部有7个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面对这一项项工作,一件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刘世范同志感觉到担子的沉重。
为了改变这个农业大镇、财政穷镇的落后面貌、使6万多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刘世范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以打井配套为突破口,狠抓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扭转以前130亩地还摊不到一眼井的状况。他住在工地,吃在井台,和群众一起奋战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当年打机井420眼,同时修复旧井370多眼,整修沟渠3500余米,大大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兴农治水的同时,刘世范提出“以一优双高”为主攻方向,借助粮基开发和旱涝保收田建设,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通过3年苦干,新建粮食高产开发区3个,亩均产粮在500公斤以上,新增旱涝保收田45000亩,其中书记、镇长示范田1200亩,从而带动了全镇粮食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95年,夏粮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亩均产粮359公斤,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
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刘世范提出:在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工作重点应及时转移到发展农村经济上来,种、养、加齐头并进,实现村村办企业、户户搞经营的新格局,三官庙村充分利用蘑菇大王王伟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全村1500多口人开始了蘑菇、金针菇、黑木耳的种植。谢营村利用废坑、废地,进行连片开发,先后开发鱼塘16个,养鱼近20万尾。陶母营村充分发挥传统的豆腐制作技术,200多农户建有豆腐作坊,成为全县有名的豆腐专业村,仅靠这一项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上。与此同时,全镇出现了人人找技术、村村上项目的喜人景象。各村因地制宜,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39个行政村开发项目50个,成功率在98%以上。
到199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7亿元,比1990年以前翻了两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元。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刘世范,他连续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同时又被通令嘉奖和记功,1995年分别被周口地委、河南省委评为“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