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除旧布新的九年——漳州市制止“普度”等封建迷信活动调查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8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除旧布新的九年
——漳州市制止“普度”等封建迷信活动调查之二
本报记者傅昌波吕明军
自1987年起,福建漳州市连续9年在城乡开展制止“普度”等封建迷信活动,靠的是“思想教育,发动群众,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和各种规章制度,建立文化阵地,繁荣城乡文化,实施综合治理”。

制止“普度”等封建迷信活动,是一项面对千家万户、覆盖面很广的综合性工作。这几年盛行的封建迷信活动中,虽然有违法事件,也有违纪问题,但更多的是一些群众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处理不好,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激化矛盾。漳州市在开展此项工作的头几年也曾采用过简单禁止的办法,但收效不大。吸取教训后,他们采取的做法是教育疏导,即以强大的宣传舆论与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在先。
“七月天像火烧埔,张嫂迷信做‘普度’,金胡蝇是满屋飞,带着细菌来围炉……”这是记者在长泰县岩溪镇看到的一份芗曲唱词。漳州市各级组织除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录像、幻灯、墙报、科普图片等多种宣传载体营造制止“普度”的舆论环境外,还经常运用芗曲、南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文艺形式,向群众宣讲“普度”的渊源和危害。由于地方文艺大都用闽南语演唱,用地方音乐伴奏,易于被农村群众接受,宣传教育的效果也很好。
在宣传教育中,漳州市充分发挥党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把宣传工作做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在城乡普遍采用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村民小组——村(居)民层层签订协议书和“文明村(市)民公约”的办法,要求村街干部在宣传中走家串户,同群众座谈对话,做到“人到、嘴到、心到”,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户,每年登门宣传不少于3次。东铺头办事处每年组织干部走访7000多户居民,并开办“文明市民学校”,提高居民的素质,使绝大多数人提高了认识,不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在教育疏导中,注意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是漳州市比较成功的做法。在农村“普度”等封建迷信活动中,老年人往往充当“主力队员”。为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漳州市在各地组织了由老干部、老党员、离退休人员组成的“老人艰苦奋斗宣传队”,进村入户给群众算帐对比,讲反封建迷信的好处,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由于几千年封建积习的影响,家庭主妇常常不仅是封建陋习的参加者,也是迷信活动的受害者。漳浦县霞美镇、赤湖镇等每年发动500多名妇女走出家门,倡议各村妇女在“普度”日不做糕点、不祭鬼神、不摆宴席。南靖县等地则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由学区统一印发宣传提纲,让学生带回去讲给家长听。

“普度”等封建陋习有其顽固性,光靠温文尔雅的教育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还必须在堵截上下功夫,采取一些必要的行政、司法手段,来体现和贯彻政府对反封建迷信活动的决心和信心。
为此,漳州市有关部门花了近三年时间,派出各级干部“上山下乡”搞调查,汇总编纂了《漳州市各县(市、区)封建迷信节日活动情况参考资料》、《各乡镇庙宇、道观分布情况》、《各县(市、区)重点庙头、会首活动情况汇编》等多部工作参考手册。有了这个“基础设施”,各乡镇、街道干部对自己辖区内封建陋习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者、活动方式等都能够心中有数,堵截工作便能做到未雨绸缪。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漳州市下决心废除一些旧节日,如长泰县农村封建节日共有335个,1991年坚决废除了44个。不少县、市下决心拆除了一些近年来非法建造的庙、堂、观、殿。针对“普度”等陋习持续时间长、波及地点广的特点,漳州市确定了抓重点日、抓重点地段的堵截方法。如芗城区南街府口埕地段是全区农历七月“普度”的首日街,每年七月初一这天,芗城区都要派出“重兵”,保证该地段的183户居民不做“普度”,为全区的工作带好头。
运用必要的司法手段,也是堵截工作的重要方面。9年来,漳州市几乎每年都要组织5000多人次的公安干警对各地迷信活动聚会点进行检查,对非法的聚会点坚决予以取缔,严厉打击利用封建迷信造谣惑众、诈骗钱财的违法犯罪分子。

反封建迷信的目的在于移风易俗,而移风易俗的关键在于“易”。如果“除旧”而不及时“布新”,不能主动去占领农村这块阵地,一切反封建的努力都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9年来,漳州市各级政府在改造旧节日、重建农村文化、重建农村风尚等方面做了艰苦的努力。
封建旧节日往往是农村群众聚会的日子。考虑到这个特点,漳州市各地注意结合地方实际,将节日合并集中,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如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等地将农历七月的“普度”、“中元”等陋习改造为“文体日”,届时由有关部门组织电影晚会、篮球比赛等活动。东山县将充满迷信色彩的节日“谢平安”改造为“丰收节”,平和县则将全县最大的旧节日“大众爷公生日”改为“物资交流会”,引导群众将精力放在搞活经济、发展生产上。不少乡村将“普度日”改成了“卫生日”、“储蓄日”、“科普宣传日”,等等。
在平时,漳州市则注意用健康文化去压倒迷信歪风,有规划地将农村的旧庙宇、旧祠堂改建成老人活动室、青年游艺室等,在各村增建文化设施、组建文娱队伍。如龙海市角美镇,32个村都建立了农民铜管乐队、篮球队、排球队、舞狮舞龙队和芗剧演唱队。长泰县岩溪镇则在13个行政村建立了13所农村文化科技学校,举办水果、食用菌、畜牧等实用技术培训,使近万人成了农业科技骨干。
此外,漳州市在各村都成立了三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即“文明新风理事会”、“青年新风促进会”和“老人移风易俗理事会”。通过这三个组织,倡导“婚事新办、乔迁省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农村新风尚。不少乡镇还开展了“十佳老人”、“经营能手”、“致富标兵”等评比活动,并在媒介上加以宣传,号召群众向这些新典型看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