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科学家鼠年析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28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学家鼠年析鼠
秦春
鼠年已至。提起鼠,人们会立刻想到小眼溜圆、尖嘴细尾、令人厌恶的“老鼠”。那么,老鼠到底何时起源?鼠类究竟有多少?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为鼠寻找远古祖先
我国科学家通过对啮齿类动物化石的研究表明:距今5000万年前的东方晓鼠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鼠,当之无愧为鼠的祖先。
老鼠,属于啮齿类动物,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上下各有一对没有牙根、终生生长、形如凿子的门齿,且不断通过啃咬东西磨牙,“啮”正是它特有的生理需要。它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颇受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的青睐。对科学家来说,鼠化石是古生物地层学上得天独厚的珍品,一颗鼠牙与一颗象牙具有同等的科学价值。
70年代,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发现的一种化石,它有一对大门牙、退化的颊齿和可能具有雏形的“啮”的机能,其状酷似啮齿类。20多年来,我国科学家经过多方研究考证,确认这种安徽古新世化石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而将它命名为东方晓鼠。科学家阐释其命名由来时说:“东方晓鼠的发现对啮齿类的起源问题犹如东方旭日,朦胧欲晓了。”这一有趣的命名和论断,引起世界上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而近年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钟健鼠的完整头骨,就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
世界鼠类知多少
据我国科学家考证,世界上哺乳动物种类4000余种,而以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动物就占了1700余种,仅我国就有200多种。世界上每两个哺乳动物中至少有一个甚至一个半是鼠类。正如科学家所言,鼠从诞生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五千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哺乳动物成功的顶峰。
科学研究表明,全球鼠类遍布于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从赤道热带到极地冻土,从沿海的茂密森林到大陆腹地的沙漠戈壁,从低于海平面150米的盆地直至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从地下或深水中直到几十米高的树冠,应有尽有。除了人们常见的家鼠“耗子”外,天上滑翔的鼯鼠、水中的河狸、草原的旱獭、田鼠、鼢鼠、松鼠等,都是庞大的鼠族成员。
据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鼠是拉丁美洲的水豚,身长1.3米、高0.5米、体重50公斤,亦有“水猪”之称。最小的鼠是非洲的巢鼠,身长5.7厘米,体重仅5克,小巧玲珑,可在麦秆上营巢而居。而目前我国最大的鼠则是发现于新疆北部的河狸,体长约1米,体重25公斤。
我国鼠害何其多
新年来临,科学家告诫人们:鼠年的欢乐吉祥应该珍惜,而猖獗的鼠害却不容忽视。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口12亿多,“鼠口”将近40亿;世界人口近50亿,“鼠口”就有100多亿。老鼠虽小,却无处不在、无恶不作。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老鼠每年糟蹋全世界1/10的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可达200亿公斤,一只老鼠一年就要吃掉9公斤粮食。至于给森林、草原带来的危害,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不仅如此,老鼠还是安全的隐患——堤坝打洞、造成决口;咬坏电线、引发火灾;甚至造成工厂停电、地铁停运、飞机出事等。特别是老鼠能传播57种疾病并引发鼠疫,更是致人死命。为此,人类与老鼠的斗争由来已久,愈演愈烈。
科学研究表明,老鼠之所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正在于它的繁殖快、生存能力强。一只家鼠,一年生6、7窝,一窝产7、8仔甚至多达32仔,有的当年还可繁衍子孙后代。除此之外,老鼠食性极广,诸如肥皂、纸屑、木材、各类昆虫以及电线胶皮等都可满足它的生存需要。
为制止鼠害,人们几乎穷尽其法,特别是随着各种化学药剂的发明,大面积灭鼠初见成效,但老鼠的天敌也惨遭株连。为此,科学家指出:要消灭老鼠,必须了解老鼠的进化历程、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特别是它们的天敌等等。
科学家在呼吁灭鼠的同时也指出:要消灭鼠害,还要变害为利。科学研究表明,鼠肉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现在我国两广、福建和川藏等地仍推崇吃鼠肉。老鼠除了鼠肉可食外,还有其他的用途。“火鼠”可以晒干烧炉子,被称为“活煤炭”。麝鼠、绒鼠是珍贵的毛皮兽。小白鼠更是科学家良好的试验动物。现在,老鼠甚至还被用来预报地震、作海关检查、扫除地雷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