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荆门:探索管水新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荆门:探索管水新途径
何锋
湖北省荆门市大胆改革,探索出农民用水管理新途径,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用水协会,让农民主动参与用水管理全过程。不仅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水事纠纷不断、水利设施遭破坏、水浪费严重等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拍手称赞。
荆门市是全国著名商品粮基地,连续十多年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7亿公斤以上。粮食持续丰收,得益于该市境内有全国八大农用水库之一的漳河水库。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使农业生产变为分散作战。这样,给水利设施及放水带来一定影响,形成大渠道有专管机构,田间有农民,而从大渠道至田间几级毛细血管渠道几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善,导致灌区工程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水利设施及放水中出现的问题,荆门市试办农民用水协会。去年6月16日在五里镇洪庙支渠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用水协会。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六个农民用水协会。市政府决定把末级渠道的使用与管理权交给农民,并从法律上赋予他们自主、自立、自治的权利,建立灌区工程商品水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关系,促使灌区进入良性循环。农民用水协会是以灌区支分渠为单元,用水者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愿组织起来的管水组织。协会忙时组织放水,闲时组织农民维修水利设施,只需几个人在渠上巡逻,避免了以前大批人员守水带来的社会治安矛盾。通过一年来的运行,这种新型组织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受到农民的欢迎。五里镇陈院村三用水组首席代表陈克前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以前,他们支渠道放水一轮为九天,经维修后渠道扩宽,流量加大,现在只要三天;每亩比去年节约水费5元;原来每次放水,农民为争水打得不可开交,今年没有出现一次打架闹事现象。
据荆门市副市长罗昌斌介绍,农民用水协会成立以来,农民修复水利设施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冬今春,各协会共组织农民8100多人,投入30万元,对渠道进行整治配套,完成土石方24.5万立方米,配套大小建筑物200多处,渠道过水能力比过去扩大50%至1倍。今年,农民放水比过去节约20%左右,水费也比过去降低了20—30%,减轻了国家和农民负担,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办水利的格局,提高了灌区的整体功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