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为了生命之流畅通——记“重组人尿激酶原”研制者方继明、肖成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863”计划十年巡礼

  为了生命之流畅通
——记“重组人尿激酶原”研制者方继明、肖成祖
杨林刘义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之树都离不开血液的滋养。血液,孕育着生机,澎湃着活力。然而,面对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的脑血栓、心肌梗塞等血栓类疾病患者,很久一段时间,国内一直没有十分理想的治疗药物。
面对这样一种令医疗界尴尬的形势,1986年,我国首次推出“863”计划,便决定用生物高技术研究开发新一代溶栓药——重组人尿激酶原,并把这一重任压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方继明教授的肩上。
这年,方继明教授53岁,面对“重组人尿激酶原”这一新药研制任务,他感到很不轻松。因为就在他受领任务之时,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也展开了此项工作。方继明的博士学位就是在发达国家的研究所攻读的,他十分了解国外的科研条件。想到自己所在的研究所刚刚成立,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室;基因工程药物在国际上刚刚兴起,国内一片空白,研究需要借鉴的资料一无所有,方继明不能不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课题研究展开那天,他把课题组的战友们召集在一起说:“我们只有超常的付出,才能尽早研制出高质量的‘重组人尿激酶原’,抢先占领市场,造福患者!”
课题一展开,方继明便像田径赛场的短跑运动员一样,一起步便以冲刺的速度在科研之路上向前闯。实验室条件差,他带领课题组的战友们利用老旧房子动手改建;没有可供借鉴的资料,他就靠昼夜加班反复实验,积累第一手经验……仅仅三年,方继明便以神奇的速度用生物高技术分离出尿激酶原的全长基因,并通过导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获得了高效表达的工程细胞株,其成果荣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步就该进行中试工艺研究了!”方继明不禁有些激动!然而,由于他生命之钟的发条已上得太紧,1990年5月7日,踌躇满志的方继明终因积劳成疾,突发脑血管栓塞,英年早逝。“又是血栓病!”研制血栓类疾病杀手的方继明被血栓病夺去生命,这深深地刺痛了方继明战友们的心。为此,年逾花甲的生物医学专家肖成祖请缨出战,抓起接力棒,率领课题组向“重组人尿激酶原中试工艺研究”的课题展开冲刺。
“重组人尿激酶原中试工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方继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大量繁殖工程细胞,并将细胞产物分离纯化,制成能临床应用的“重组人尿激酶原”。这是获得“重组人尿激酶原”新药的最后一道门槛。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已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的肖成祖以强烈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实力,不断研究发明用于尿激酶原研究的新技术,使“重组人尿激酶原中试工艺研究”一次次从山穷水尽之处走向柳暗花明之境。
肖成祖教授带领课题组的战友苦干五年,发明三项新技术,并依靠这种创新技术和创新精神,使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细胞培养密度达到每毫升2000万个,居世界先进水平;并探索出生产高纯度尿激酶原的新技术。
方继明—肖成祖,两位生物医学专家的接力奋斗,给我国血栓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