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从实际出发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5
第9版(理论)
专栏:

  从实际出发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沈荣法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经济建设总的要求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关系、更新发展思路的重大决策,为我们吴江市今后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吴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稳定提高,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运行比较健康,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30亿元左右,人均已超1.6万元。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困扰我们发展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如资金十分紧缺,外来劳力大量增加,经济效益不太理想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深层次上来分析,根子还在于我们过去多年来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粗放经营路子。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毫不动摇地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坚持从吴江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要扎扎实实地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发挥集体经济基础坚实的优势,发展规模经济,加快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集约化经营的进程。重点抓住一批骨干企业和集团,联结和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组建高层次的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体,形成规模优势,不断提高规模效益。丝绸行业是吴江的传统支柱行业,80年代后期以来,通过四轮技术改造,引进大批国外先进设备,生产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集约化程度不高,已组建的吴江丝绸集团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目前面临较大的困难。我们打算尽快完善这个集团的运行机制,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再创吴江丝绸的新辉煌。其他行业和农业、流通业等领域都要走规模型、集约化经营之路。
重管理,求效益,促发展,走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路子。首先要全面建立和加强国有、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投资责任、资产占用、资产日常管理、资产收益和审计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市在总结群众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范股份合作制等,从组织上、制度上、机制上保证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要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资格审查和培训制度。要经常、有效地对企业经营者的政治思想素质、经营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把国有、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权交到可以信任的人手中。同时,要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把他们集中起来学政策、学法律、学管理、学市场经济知识。再次要坚持不懈地抓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
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市”的战略措施,促进经济、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优质、低耗、高效、快速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继续着力抓好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步伐,大力培养实用专业人才,造就跨世纪科技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进一步抓好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加速产品、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组织和引导各类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合作,下决心组建一批科研生产联合体,积极应用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大大提高我们的企业素质和产品档次。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国内跨地区的横向联合。要抓住国家宏观调控下国内各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重新调整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等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吴江的自身优势,努力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大城市、大企业、大财团的联合,借助他们的产品、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优势,提高质量,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强综合经济效益。从吴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看,合作的领域要进一步拓宽。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开拓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尤其是在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上求突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看,合作的观念要更新。既要敢于当“主角”,也要甘于当“配角”。支持一些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去“投靠”外地的大公司、大集团,让它们去闯大市场、干大事业。
正确处理好生产总量与市场容量、生产数量与品种质量、生产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在下功夫调整行业结构的同时,瞄准国内外市场,加强新产品研制开发和名特优产品培育,做到行行有名牌,厂厂有“拳头”,使吴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继续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夯实农业基础,保证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流通业。同时,要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国民素质、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等放到重要位置,从而确保吴江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