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融融田家乐殷殷心里话——听农民讲讲自己的文化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6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探访录

  融融田家乐殷殷心里话
——听农民讲讲自己的文化生活
本报记者祝华新卢新宁
本期探访对象马骏魁李国彬陈汉燊周珠顾颖
编者按:提起中国农民,让人很容易想起那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以及在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门槛前“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趑趄”的陈奂生。这两个文学形象称得上是对传统“小生产”的文化心理的高度概括。其实,起始于农村、持续17年的经济改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尤其是伴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文化载体向农村的辐射,农民兄弟的眼界开阔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心力增强了,城乡文化生活出现了趋同的迹象。但是,也要看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资源相对贫乏;与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农民价值观的更新有时还处于滞后状态。“文化探访录”以前探访过不少城里的专家、学者,这次我们特意把几位农民请上讲坛,请他们描述一番自己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状态。相信广大读者自可从中引出一些思考:全社会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还能做些什么?
电视:看世界的主要窗口
周珠(48岁,小学毕业,江苏省淮阴县高埝乡叶庄村):我家1995年1月买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能看到中央台、江苏台、淮阴县台等几个频道,收看效果不错,每天大约看3个小时左右。我们村有一半人家有电视,不过都是黑白的。我喜欢看新闻联播,特别是当地新闻,能及时了解当地发生的事情。相声和小品节目也不错,农民一年到头挺辛苦,没事总要乐一乐。电视里反映农民生活的东西不够多,中央台的“焦点访谈”、江苏台的“大写真”节目还比较真实,我喜欢看。
李国彬(29岁,高一文化程度,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许庄村):我们村离县城30多里地,白天收不到电视节目,晚上6∶30才转播。收看效果比不上城里,屏幕上雪花多一点。我喜欢“焦点访谈”,记者经常追踪采访假冒伪劣产品,走进农家问你的收成,看了很亲切。可惜电视上对农村乱收费和有的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情况揭露得还不够。电视里的科普节目好是好,但不都是农村真正实用的,农民还达不到那个水准。
陈汉燊(48岁,初中毕业,广东省顺德市北滘镇西滘管理区书记):我爱看新闻联播,干基层工作不了解国内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中央的有关政策怎么行?我们虽说在小地方工作,也需要了解外地发展经济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中央电视台其他节目印象不深。
马骏魁(41岁,高中毕业,乡村中医,辽宁省凌源市镇北村):我们家1986年买了电视机,收看效果挺好。一家人总是一道看,我的两个儿子常因看哪个节目跟我产生争执,最后当然是听长辈的,儿子经常气得一跺脚不理我们,因此造成了许多不愉快。我喜欢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特别爱看“焦点访谈”,那里面讲的种子问题、粮食问题都是为农民说话,我们看完还常在一起议论。还有农业科技节目也非常爱看,例如大棚技术推广,我每期都要看。
露天电影:褪色的田园风景
周珠:过去我们都是在村里操场上看电影,但这些年没看过。以前是大队从公款中拿钱放电影看,一年能有两三场。现下包产到户了,大队也收不上钱,不管放电影了。电影只在乡礼堂放,村里多少年没来过电影放映队了,也不知道放映队还在不在?
陈汉燊:我们这里电影放映队一个月来两三趟,在露天放,条件还跟五六十年代一样,观众主要是外地民工,本地人不大爱看。因为大家都很忙,没时间。再说看电影环境不好,还不如在家看电视,一家几口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看,那才叫享受。
马骏魁:我们这里有放映队,但看的人很少,一是没有好片子,二是因为在外面放映,条件太差,农民现在也讲究了,不愿去。我看影片主要是从电视上看,一年有十多部。镇里倒是有电影院,但票价太高。
 
影视片:谁解农家情
李国彬:当年影片《喜盈门》很叫座,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前不久,中央二台在放电视剧《老耕外传》,讲的是一个老农民一心想发家致富,但不摸门,吃尽了苦头,最后终于大功告成,故事真实生动,现在农村就是这个情况。不过,我最喜欢的电视剧还是《苍天在上》,里面的市长黄江北尽管也有缺点、错误,但他不贪污、不受贿,主持公道,是共产党的好干部。我们农民出门挣钱不容易,对那些恶势力应该给予狠狠打击。
马骏魁:我觉得现在电视里真正反映农民生活的片子不多。不少电视剧拍得土不土、洋不洋的,又像农村,又像城市,最后弄得牛不像牛、马不像马。总的来说,我不太爱看电视剧,没有一部从头到尾看完的。电影我喜欢看抗战题材的,有教育意义。科教片也爱看,可惜发行得太少。特别喜欢相声和小品。马季的声音最甜,姜昆的文辞最好,牛群的形象最好。小品黄宏演得最像农民。现在已经不喜欢武打片了,一样的格式,打来杀去,最多演出个特技,也没啥意思。
广告:挡得住的诱惑
顾颖(21岁,初中毕业,江苏省邗江县霍桥镇王家村):我喜欢看电视广告,它能让我了解很多市场信息,增加对商品真假的辨别能力,而且广告片大都拍得很美。不过,广告中的生活离我的现实生活还有很大距离。
马骏魁:电视广告我们不喜欢看,现在的广告播得太频繁,我是坚决不上广告的当的,不会因为哪个商品上了电视广告就说它好,就去买。
李国彬:我们不爱看广告,农村人以为某个商品宣传多了肯定是因为它卖不出去,而且广告中的商品我们大都用不上。最可气的是看着电视剧时忽然插入广告,没完没了的。我们买东西不受广告影响,喜欢就买。农村人不会把广告和电视剧中的豪华生活当作一回事,我们心里很清楚那是“戏”啊。当然也有些年轻人可能会花钱更大方、更铺张。
地方戏:割不断的乡情
顾颖:我们当地有扬剧,不经常演,主要是老年人看。我最爱看《穆桂英挂帅》这出戏,它反映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不过我还是希望多一些现代戏,贴近我们的生活。我认为地方戏不会失传,因为它有地方特色,有浓浓的乡情。我不会唱戏,流行歌曲还能唱一点。
李国彬:我的家乡叫光武镇,因为汉光武帝刘秀曾经路过那里。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就有庙会唱大戏,有豫剧、曲剧、梆子等。老年人一天到晚赶场,一天能看3出戏。露天演戏,小孩子爱凑热闹,年轻人也爱看。十来年前,冬天晚上还有说评词的,俩仨人一拨拉着二胡、敲着钢链,挨家挨户表演,收点粮食。不过现在没有了。我喜欢《打金枝》这出戏,农村夫妻争吵,都希望有戏中皇后那样的人出来调解,和平解决。京剧把式好,就是我有点听不懂。
马骏魁:我们这里有驴皮影、二人转、演唱秧歌等地方戏,我非常爱看,特别过瘾。遗憾的是不经常演,一般都在节假日,主要是上年纪的人看。我最近一次看戏还是前年春节,看的是《辕门斩子》。最爱看的一出戏是《包龙图》,包公为老百姓主持正义,让人解恨,看完也最心平气和。地方戏依我看不会失传,现在的年轻人不适应,将来他们老了也会喜欢的。
陈汉燊:广东人看粤剧,广东粤剧团每年都来一两次。我爱看古装戏,情节曲折动人、艺术性强。我认为戏曲、至少是粤剧不会失传,粤剧艺术水准高。
图书报刊:依然隔山隔水
周珠:村里供销社以前有过图书柜台,现在没有了。买书得到乡里街上,不方便。家里养鸡、养猪,需要看点有关的科技图书,但书价太贵。我家的一些书都是城市里的亲戚给的。
李国彬:我们镇上有个人办的书店。我家里有四五十本图书。我爱看法律方面的书,一旦遇到一些事情知道怎么办。
陈汉燊:我家订有《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和《电脑》、《集邮》、《世界大观》等杂志,报刊投递挺及时。我爱看《世界大观》,增加对外面事情的感受。孩子文化程度都比我高,女儿是大学本科,儿子是高中,像电脑这类新知识我们这代人难懂,主要是孩子看,他们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们这里买书要到几公里外的镇里书店去,骑摩托车,还算方便。
业余娱乐:赌博最害人
顾颖:本地有台球室、舞厅、卡拉OK厅、录像厅,但我和家人一般不去那些地方。我喜欢在家听歌、集邮、打羽毛球。我家有台录音机,有几十盘流行歌曲磁带。我们这里打麻将很厉害,上午、下午、晚上都有人玩,输赢在几十元左右。
李国彬:麻将害人不浅,有人输掉四轮车,甚至输得更多。常有夫妻为此打架,媳妇一气之下回娘家一年也不回来。
陈汉燊:我们这里以养殖业、种田为主,生活节奏比较快,大家都很忙,一般很少去镇里的卡拉OK厅、舞厅玩,有时去也是因为一些实际原因,比如业务上的关系啦等。打麻将在我们这里不盛行,只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没事情干时的消遣。年轻人都忙着挣钱,时间很紧张,根本没功夫玩。
马骏魁:舞厅、卡拉OK厅这里都有,但我从不去,看不惯。我的儿子们喜欢,家里有台录音机,都是他们用,经常买些摇滚的磁带,在家使劲吼,瞎扭,狂着了,我可看不出什么好来。当地麻将打得厉害,特别是节假日,也没别的可玩的。
文化消费:丰俭不由人
李国彬:我家每年用于看戏、看电影、买书报刊的钱大概百十来块吧,一个月的伙食费也不止这些啦。
周珠:我家每年收入只有3000块钱,经济不宽裕,一年到头除了大队按人头交的5块钱“文娱费”外,基本上不把钱花在玩上。
陈汉燊:我家每年用于文化消费的钱大概有2000元,年收入是10万块。家里除有录音录像机外,还有影碟机。
城乡文化:看得见的差距
顾颖:与城里相比,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有些距离,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喜欢把钱都投到建房上,而城里人更注重精神享受,比如买书、订报刊。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多为农村文化事业办些实事,比如农村学校老师的素质要提高,多办些图书阅览室,多向农民宣传一些科学种田的方法。
李国彬:与农村相比,城里电视频道多、播出时间长,而且是彩电。城里还有歌舞厅,中小学教学质量也高。我们家乡要赶上北京的水平大概需要100年。不过春节还是农村热闹,放鞭炮、唱大戏、走亲戚。这点比城里人过节有味道。
马骏魁:农村人和城里人本来就是两种人,生活方式不一样,生活水平不一样,活法当然也不一样。虽然现在城里有的东西农村也能看到,像台球桌、歌厅,但味道还是不一样,城乡文化差距很大。希望政府多组织些“文化下乡”活动,像春节前首都一些演员到西柏坡演出,我们农民最欢迎。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