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干旱山区的脱贫致富之路——甘肃天水市甘谷县阳屲村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6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干旱山区的脱贫致富之路
——甘肃天水市甘谷县阳屲村的调查
刘长凯
边远贫困的干旱山区如何脱贫致富是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市阳屲村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阳屲村地处渭北干旱浅山区,海拔1750米左右,全村102户人家,451口人,年降雨量仅400毫米。长期以来,粮食亩产只有100多公斤,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自1987年以来,这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95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元,人均产粮550公斤,成为天水市第一个干旱山区稳定解决温饱,继而致富奔小康的生态示范村。
处于干旱山区的阳屲村,既无自然优势,又无区位优势,何以使经济快速发展呢?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关键是他们走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
开发水土资源,狠抓梯田建设,改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阳屲村干旱少雨、水缺土瘦、水土流失严重,十多年来,他们把治山治水,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放到突出位置去抓,始终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治理的要求,组织全村劳力每年兴修梯田40亩以上,昔日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已成为如今的“三保田”。村上组织群众积极实施每户以建一个集水场、开挖两口水窖、开发一处庭院经济为内容的“121”雨水集流工程,结束了一遇干旱人畜无水可吃的历史,庭院经济得到大发展。多年来,他们坚持在山顶种沙棘、沟里栽刺槐、荒地荒坡种草,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普及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的高产高效模式,不仅使原来在该村难以成熟的高产杂交玉米得到大面积种植,亩产达到千斤以上,最高的达到650公斤,而且加上党参、蚕豆等经济作物的收入,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去年,在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阳屲村种植地膜覆盖冬小麦305亩,在今年伏旱严重的情况下,亩产达到1250公斤,较露地增产42.9%。
开发农产品资源,延伸产业链,促使农产品转化增值。他们从干旱山区的实际出发,首先,把玉米、秸秆、油渣粉碎后与麸皮混合配制饲料,大力发展家庭规模养猪,使粮食、秸秆等农产品得到转化增值。目前,全村以瘦肉型猪为主的年生猪饲养量达到户均15头,人均出栏达到1头,仅此人均年收入为600元。其次,他们又充分利用养猪业发展后产生了大量猪粪的条件,及时建沼气池,以猪粪为主发酵沼气,用来照明、烧水做饭,沼液还田,既开发了农村新能源,又给土地投入了大量的有机肥,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目前,阳屲村每生产50公斤粮食的化肥投入已由1987年的16.5公斤降到了11公斤,粮食生产成本也因此大幅度降低。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素质,变压力为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干旱山区人力资源总量过剩,但素质不高,既没有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又不具备这方面的技能。阳屲村针对这种状况,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大部分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村里从1987年起开办了扫盲夜校,到1990年全村劳动力全部脱盲。结合农时农事和生产项目,村里还邀请县科委、农技、畜牧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到村里搞技术培训,动员有技术专长、有经验的本村群众给大家讲授技术要领和经验。现在,95%的养猪大户能诊治猪常见病、多发病。在种植业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承认资格的农民技术人员有7人。在抓素质提高的同时,认真抓了计划生育工作,群众的生育观得到转变,自觉地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现在已不存在计划外生育现象。阳屲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大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拓宽了生产门路,同是那些地,同是那些人,过去人们无事干,现在一年到头人人忙,村里找不到闲劳力。(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天水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