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阅读
  • 0回复

平凡的赞歌——《最后十九小时》简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7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短评

  平凡的赞歌
——《最后十九小时》简评
张志忠
和平建设的年代,悠闲和潇洒的年代,人们在享受生活的温馨和物质的丰裕,日常话语里讨论的是居室的装修和时装的式样。谁还会想到,在遥远的边陲,在艰苦的山林,在红红火火的生活的另一面,仍然有着默默的奉献,有着青春的付出,甚至有着生命的毁灭。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我们被那些如流星一般划破天宇的英雄们所感动,平静的心灵激起一阵阵震颤;然后,我们又平静下来,回到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似乎就是现实,似乎是将一个又一个名字通过传播媒介迅速地传诵一遍又迅速地淡忘的现实。
但是,这决不是说,我们的时代拒绝英雄。相反地,一个正在探索和崛起的民族,一个为了今天和明天而劳作不辍的民族,仍然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大写的人,为她铺平通向跨世纪的辉煌的道路的。牺牲者的墓碑,同时也是前行的里程碑。人们仍然崇敬献身,诗人照样歌唱英雄,只是,在这种崇敬和歌唱中,少了那些拔高和神化,多了些朴素和平实。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不只是对日常生活而言,对于以生命创造出时代强音的人们来说,同样如此——当然,这不是说要把英雄平庸化丑角化,而是说,要返朴归真,绘事后素。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因此觉得他们和我们相离不远,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总会在我们的心头留下种种痕迹,使我们从忙忙碌碌中挣脱,获得一次次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这就是我读胡世宗的报告文学《最后十九小时》(原载《解放军文艺》1995年5月号)的一种感受。作品中所描写的两个战士,刘云阁和王继光,当他们主动请求去执行任务,去检查和维修通讯线路的时候,风和日丽,又没有什么技术难点,如同作家所言,他们“出发时绝不会想到这一天对于他们生命的意义”。这样的任务,他们已经完成过多次,就像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一样。但是,他们是在长白山老爷岭上,是在一个有着独特的地貌和天气的地方,是在一个经常需要接受严酷的大自然和山中野兽的挑战的地方。于是,在普通的工作中,便寓含着某种不平凡。他们在暴风雪中遇难,走入了永久的十九岁,这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在他们的生前,和接替他们的位置的战士们的当下,又何尝不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把自我融化于事业中的情致呢?
作家也许正是领悟到了这一点,他没有一味地去渲染牺牲的壮烈,没有全力刻画这最后的十九小时,而是把它表现得质朴无华,天然本色;作家的笔墨,是放在了英雄的日常生活中,放在了产生出英雄的光荣群体里,以及他们和环境,他们和当地群众,乃至前来采访者以外来人的眼光所感受到的种种艰辛——作家的笔墨洋洋洒洒,尽情铺排,似乎与战士的牺牲没有切近的联系,但又巧妙地勾画出英雄所以产生的总体氛围,显得厚实而大气。古人云,山之精神不易写出,故以云雾烟岚现之;水之潺流不易写出,故以危岩迭石显之。胡世宗显然是深得个中三昧,并将其应用到《最后十九小时》的写作里,通过各种角度,众多人物,揭示了英雄产生的大背景和必然性;他没有追求轰动,没有热烈煽情,却以平常的口吻和疏朗的笔致处理他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令人沉吟,令人回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