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读童小鹏《风雨四十年》感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7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读童小鹏《风雨四十年》感言
罗青长
在中华民族伟人、党和国家杰出领导人周恩来20周年忌日过去不久,98周年诞辰来临之际,一本系统而深刻地反映周恩来总理生涯的新书——《风雨四十年》第二部,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隆重推出。
《风雨四十年》的作者,是我30年代中期就认识,并且同在周总理办公室工作了许多年、情同手足的兄长童小鹏同志。
该书第一部是1994年10月出版发行的。书中着重反映了小鹏同志从30年代初第一次同周恩来相见到新中国开国之前的周恩来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则是作者以周恩来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为开卷篇,饱含对周恩来的真挚感情,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亲历、亲见和亲闻,用流利酣畅、生动感人的笔触,客观、公正和详细地反映了周恩来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外交工作奠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关怀人民军队与加强国防建设、关心知识分子与领导科技发展、为台湾回归与祖国统一而奋斗等方面的光辉业绩和卓越实践,广泛地涉及到人们感兴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比如,作者以确凿的事实说明被动卷入十年动乱这场狂风暴雨的周恩来,在日趋严重的全国混乱局势面前,却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力挽狂澜于既倒,尽可能减少“文化大革命”的损失,竭力维系党和国家工作的继续运转。再如,作者介绍周恩来在临终前想的仍然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历史上两次挺身而出、有大功于党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要注意斗争方法,无论如何不能把权落到江青等人手里。
《风雨四十年》第二部同第一部一样,是小鹏同志多年苦苦思索和辛劳写作的结晶。在1977年1月周恩来逝世一周年之际,小鹏同志就有了写一本回忆周恩来的书的打算。1982年他向党中央提出请求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专门从事党史工作,得到党中央批准。1985年,他向陈云、邓颖超和杨尚昆同志报告要撰写《风雨四十年》的情况后,得到他们的肯定与支持。陈云同志欣然命笔题写书名,杨尚昆同志惠允作序。在写作提纲拟定后,为了摆脱在北京的繁多的社会活动,1990年小鹏同志偕同他的老伴紫非告别了亲朋好友,迁居到他的故乡福建漳州。虽然他在写作中遇到过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并经受了失去老伴的痛苦和自身病痛的折磨,但他没有被困难和痛苦所压倒,硬是挺过来了,终于在1995年7月完成《风雨四十年》第二部的写作。这对一个耄耋之年的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啊!
作为曾经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经常聆听其教诲的我,每每读到书中一件又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时,都使我兴奋不已,激动之情难以平抑。周恩来在工作顺利与舒心时的音容笑貌和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的坚定凝重的神情,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忠实的人民公仆的身影,总是久久地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并且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周恩来的一生确实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一生。最令我难忘的是1975年12月20日,周总理高烧到38.7度,吊着输液瓶子仍约我谈对台工作问题和嘱咐不要忘记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包括在台湾的朋友们。谈话中,他两次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不得不抱歉地说:“我实在太疲倦了,让我休息十分钟再谈。”随后,他就昏睡过去了。此时此刻,我的鼻子一酸,热泪夺眶而出,内心呼唤着:总理啊,总理,党和国家的危局仍需您支撑……我认为,《风雨四十年》第二部的出版,如同大型历史回顾纪实电视片《伟人周恩来》的放映一样,是对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爱戴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子周恩来的最好缅怀与纪念。我相信,它的出版也会像第一部的出版那样,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